枇杷金黄时,苏州东山的朋友老周邀请我和滕国俊先生去采枇杷。欣喜中的我立马将信息发给国俊。不料,他说实在没空,我问他忙什么,他又支支吾吾地卖起了关子,还说要我抽空去趟他家。周日午后,他又来电相约,我如约前往。
初识国俊时他在机关政治部任职,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但在此前去他家只有一次。而这次赴约若不是他在路口的梧桐树下等我,恐怕我会一时茫然。我费解的是早已是指画艺术家的他居然住的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老公房,只是楼梯口对面的广玉兰越发粗壮高大,浓荫匝地。进了门,不大的房间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比床宽出大半的画桌外,四周全是散发着幽幽墨香的指画作品,靠墙的地板上也摆满了色彩斑斓的各种画料和一摞摞稿纸。环顾着屋内,我问他:“是居室,还是工作室?”他沏着茶淡然一笑说:“与画同居嘛。”说着,他把茶递给我,说前些天去黄山写生时在农家买了新茶。
茶是好茶,一芽两叶的嫩头片片向上,好像长在水里。我品着茶,抬头看见窗边的墙上挂着一幅墨迹未干的新作。画的尺幅并不宽大,但墨迹雄浑,情景赫然。既有硝烟似的浓墨烘托,又有朝霞般的色彩洇染。散落着弹壳的废墟上,一朵美丽的小黄花在一顶焦黑色的钢盔边灿然开放;一只洁白的鸽子俊逸昂然地静立在斜插于瓦砾间的步枪上。它目视远方,浑圆高洁的眼睛好像放射着远离战争、珍惜和平的祥和光泽……
“刚画好,打算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画展,这是其中一幅,请提提意见,帮忙做些策划吧。”说完,他放下茶杯,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叠作品又郑重地说,画展结束后要将作品捐赠给有关抗战纪念馆或抗战老战士。看着一幅幅画作,我恍然明白,原来他不去采枇杷是忙着办画展。而为难的是,对画作一窍不通的我能帮他什么呢?
面对眼前的作品,我不禁想起了2010年为庆贺上海世博会,他凝聚心血,针对241个参展国家和地区分别用241只和平鸽与参展者的文明历史相融合,精心构思创作的那幅长20.10米的迎世博指画长卷。当时,其指画作品独具一格而轰动画坛。那天,在画展上我问他为何不出售给藏家呢?他默默地看着我,诧异的眼神似乎在责怪我不该有如此话题。后来,媒体朋友告诉我说,除了四川、青海地震时他委托相关机构拍卖画作捐款灾区外,他的画从不作名利交易,从不以低俗庸俗博得眼球,也从不赠送官方领导,即使顶头上司,他也会断然拒绝。然而,他却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和正能量的传播,经常会不求报酬积极为社区创作弘扬中华美德、社会文明和鞭挞丑恶的指画作品。正如他在《滕国俊中国指画艺术》著作中所言:“艺术的生命和价值不在于名利效应,而在于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和社会正能量的效能。”
其实,在繁荣艺术创作、净化艺术市场的今天,他的话无疑代表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追求和百姓的心声。尤其从他以“中国梦”和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讲话为题材创作的《九州同乐》《德行天下》等系列作品中,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他就像一只追梦的鸽子,永远保持着纯洁本色和坚韧毅力而翱翔于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