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甲状腺微小癌:不必谈癌色变
曲伸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重视和体检的普及,高灵敏诊疗技术的应用,甲状腺结节的发现已成家常便饭,随之而来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据统计,甲状腺癌目前是数量增长最快的肿瘤,近20年来,美国增加了3倍,韩国增加了15倍,但甲状腺癌引起的死亡却没有上升,甲状腺癌患者20年的生存率超过了99%。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恶变几率很低,很多甲状腺癌的发展缓慢,尤其是占甲状腺癌大多数的微小癌,多表现为恶性病变,良性发展,常常是带癌生存,并没有影响到患者的生命。所以目前国内外的专家都在反省是否有必要筛查甲状腺结节,是否所有的甲状腺癌都需要治疗,尤其是占大多数的微小癌的处理意见现在也出现了分歧。

  根据WHO的甲状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无论哪种组织学类型,只要肿瘤最大直径在l.0cm以下即定义为微小癌,甲状腺微小癌的转归可有几种方式:①静息癌:即癌性病灶可以与人类和平共处,伴随一生,不会危及生命,占了甲状腺微小癌的90%以上。②普通癌:这类微小癌为可增大的普通乳头状癌,即使肿瘤增大超过l.0cm或出现淋巴结转移再做手术,预后仍然良好,为低度恶性肿瘤,这一类不超过10%。③活跃癌:这类微小癌进展快,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甚至发生血行转移,无论治疗与否,均预后不良,为高度恶性肿瘤,这一类所占比例很少。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内分泌专家Juan P Brito近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对低危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样癌占了所有甲状腺肿瘤的90%。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好,20年的死亡率为1%-2%。与之相对应的甲状腺滤泡样癌20年的死亡率约为10%-20%。

  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处理,过去常规的治疗是手术切除,多建议行单纯的甲状腺腺叶和峡部切除术。

  随着认识的不断进步,现在也有学者主张对甲状腺微小癌进行随访观察,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随访观察期间如肿瘤增大,或出现淋巴结转移,或出现周围脏器浸润表现,或患者要求手术时进行手术也为时不晚,当然要向患者充分说明情况,并尊重患者的选择。对于肿瘤<0.5cm,位于腺体中上部,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可以作为观察暂不手术的参考指标。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有些专家也尝试对甲状腺微小癌行射频消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对肿瘤的处理和预后进行前瞻性的判断,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对临床治疗选择提供更多的帮助,如与甲状腺乳头癌密切相关的BRAF基因的筛查,可以对BRAF基因阳性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术后随访,而对BRAF阴性的患者可选择较为宽松的治疗方法和相对乐观的预后。

  总之,对待甲状腺结节应和平共处,而对于甲状腺癌更应该坦然处之,选择合理有效的控制办法更为重要。甲状腺微小癌更是不必过于恐慌,大多数可以得到正确的治疗,转危为安。

  曲伸(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一寸山河 一寸血·枣宜会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 一寸血·枣宜会战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甲状腺微小癌:不必谈癌色变
求美有道 莫入误区
坚持母乳喂养为何这么难?
“腰椎脱位”病因何在
肥厚型心肌病“扑向”中青年人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3甲状腺微小癌:不必谈癌色变 2015-07-13 2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