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打击犯罪服务百姓“第一时间就地解决问题”
~~~打击犯罪服务百姓“第一时间就地解决问题”
~~~打击犯罪服务百姓“第一时间就地解决问题”
~~~打击犯罪服务百姓“第一时间就地解决问题”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型110指挥中心“搬”上街头
打击犯罪服务百姓“第一时间就地解决问题”
潘高峰
■ 今天上午十时,黄浦公安分局移动警务指挥平台正式启用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10:30上午首发

  本报讯(首席记者  潘高峰)外表看起来公交车大小,喷涂着警用标识,车顶的摄像头随时捕捉周边动态,车内的大屏幕实时播放一线传回的警情……今天起,市民途经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豫园等中心城区,都会看到这样的车辆停靠街头,它代表着上海正在探索的一种全新的警务指挥模式——移动警务指挥平台。

  黄浦区是上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标性建筑多、重点部位多、人流密集区域多,无论恐怖袭击、个人极端暴力,还是其他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如果发生在街面,其破坏力和影响力将非常大。“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和加强反恐防暴和街面防控措施,才能保一方平安。”黄浦分局指挥中心副指挥长黄志菁上午告诉记者,在加大街面警力投入的同时,警方更加注重突发事件时,现场的指挥协调、警力的联动配合和行动的高效有序。

  为此,黄浦警方采购并改装了15辆移动警务指挥平台(电瓶房车)投放全区街面,特别是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豫园、新天地、田子坊以及淮海路等重点区域,建立“现场指挥、多警联动、即时应对”的街面指挥点和屯兵点,实现“第一时间就地解决问题”的目标。其中南京东路、外滩、人民广场等重要路段区域1分钟内到场处置。

  记者上午看到,这15辆移动警务指挥平台不仅与黄浦辖区内的所有监控探头联网,还能通过民警身上的移动监控记录、并通过4G无线信号传输画面。车上有民警和特保队员24小时值守,并配备了各种防暴处突装备。

  “就像一个微型的110指挥中心搬上街头,可以直接指挥辖区内的特警、特种机动队、巡逻民警、保安队员等街面力量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黄志菁告诉记者,以往这三支力量需要由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调度,有了移动警务指挥平台车后,这些警力可归属这个平台现场指挥,多警联动变得更加便利高效。

  目前,这些移动指挥平台主要投放在重点区域和人流密集区域,其中,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滨水区等配置了2辆,每辆间隔在500至800米左右,当中安排多个步巡、车巡小组进行串联,形成多层次的街面防控网。

  为了对接移动警务指挥平台,黄浦警方特种机动队也启动全天候勤务模式,在白天全力固守核心区域的同时,夜间增加10-15人24小时值守,分为两个战斗小组,实现全天候反恐防暴、应急处突,有力震慑夜间暴恐活动和违法犯罪活动。

  移动警务指挥平台也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据统计,试运行两周以来,仅南京路和外滩,民警处理的儿童走失、老人迷途和失物认领就有20余起。以往巡逻民警接报后都要移送派出所处理,现在当场就可直接处理,高温天气下,走失儿童可以在警务平台内吹着空调等待父母认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专版/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微型110指挥中心“搬”上街头
“全素食健康论”并无科学依据
赵家沟桥终于通车了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2微型110指挥中心“搬”上街头 2015-08-03 2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