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设摊“三类区域”
“宝山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转型期,有很多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方世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群租、乱设摊等难题顽症,推出了一些特色做法。
比如治理群租,宝山把重点放在源头治理,推出“代理经租”模式,建立以青客、友社两家企业为主的代理经租,共筹集房源2200间,有效打压“群租”生存空间。
又比如设摊问题,宝山划分出设摊“三类区域”,即严禁区域、严控区域和控制区域,实施差别化管理。怎么做到差别化呢?在严禁区域和控制区域的设摊,始终保持高压执法态势,不断打压乱设摊行为的生存空间,并设置临时疏导点。在控制区域,结合商业配套情况,今年拟在每个街镇(园区)试点设置1-2个设摊临时疏导点,规范设摊时间、经营内容、管理要求,并落实日常监督和考核措施,实现有序、规范、卫生设摊。
打造宜居滨江新城
在许多上海市区居民的印象中,宝山工厂林立、烟囱遍布。方世忠介绍说,实际上,宝山区的生态绿化建设从“点、线、面”纵横渗透,正努力打造更绿色、更生态、更宜居滨江新城。
方世忠透露,有关部门正优化绿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绿地系统、环区步道、立体绿化等专项规划,实施“123生态绿化工程”,即“1个万”:建设万米墙体绿化;“2个十”:打造十大特色城市公园、建设十幅大型休憩绿地;“3个百”:改建和新建百个市民街心花园、培育百条景观林荫道路、保护百棵百年古树名木。
拟建“微循环”道路
由于受到水网、大企业、大单位等因素影响,宝山存在道路拥堵、断头路、瓶颈路等问题,路网配置与老百姓日常出行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
方世忠告诉记者,抓住市级重大项目向郊区延伸机遇,宝山提出了“优化高速系统大网络,强化主次干道路中网络,完善支路小网络”,努力提升道路承载能级,确保各道路网络之间衔接顺畅。
拥有骨干大路网,却缺乏“微循环”,曾经是宝山交通的一大问题。围绕区域各功能组团之间有效衔接,打通断头路、拓宽拥堵路,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宝山聚焦17条微循环道路,今年计划实施8条,目前1条已竣工,6条正在办理前期手续,1条进行前期动迁。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