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栽种经历了尺栽、绳播、抛秧、机栽以前,井冈山农村都是徒手莳田,徒手莳田得有师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个村都有莳田师傅。井冈山的水田大多是梯田,大的有二三亩,小的只有桌面大。大田莳田时,莳田师傅先下田开头行,一行六蔸,莳六行,然后转身上田岸,认真调整后再下田莳,他的头趟秧莳到对岸后,其他人分两岸下田,在头趟秧的右手“照葫芦画瓢”。师傅就是师傅,师傅莳的秧,蔸蔸挺直,有横行,有直行,有斜行,那六行秧像用尺画得一样直。
山外的官北垅里,莳田师傅比小通的还要棒。他们大田多,锻炼机会也多,我在官北凹上村看过七亩大田的开头行,师傅先说好第一排秧由此岸某个点对准对岸某个点,他莳完后,果然做到两点成一直线!
看师傅开头行,就好像欣赏艺术表演,是美的享受。不到个把钟点,大田的中央就挺立了六条绿丝带。每天收工时,回望那绿油油的水田,感觉到真是“听凭绿天绿地,绿上了衣襟”。但如果没有莳田师傅开的好头,又怎么能让那么多人在大地上随心所欲画上最美的图画!
心细的人,可能会问,那时候的我在干什么?我那时候只能在田边田角莳田,还要不时捉“泡花鱼”,因为,我莳的秧多半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