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运地觅到一份教职,因而在学生时代结束之后还可享受悠长的暑假。不知不觉地,每年的夏天我都会去不同的地方看海,前年是南海,去年是东海,今年一次性看到了渤海和黄海,这俨然成了我夏日非要完成的仪式,夏天才算完整。
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怀有对大海的无限向往,但大海本身其实是很单调的,去每一片海域所能做的事情也都千篇一律:甩掉鞋子赤足踏入海滨浴场,任凭一波波潮水没过自己的小腿甚至打湿衣裳,乘坐快艇去往水中央的无人岛,或在海边的露天大排档品味刚打捞上来的海鲜。若不是周围人的方言在提醒我们海域的不同,我们只会计较海滩是脏一些还是干净一些,或者海鲜的个头是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可我仍然喜欢去海边消暑,因为在这个时代忙碌已成为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唯独缺少一份可贵的悠闲。每一次去海边,都能找到一种对单纯生活的启示。
那次去三亚是学校组织的,我们住在一个星级度假酒店里,可是天气实在太热,白天几乎哪里也去不了,就窝在酒店房间里打牌,到太阳落山之后才提着酒踏着白沙去往酒店自带的海滩。海浪汹涌,似堆起千层雪,夜间的值班人员告诫我们不能下海。但无妨,我们就静静地坐在这片无人的沙滩上,看白天被满满占据的遮阳伞和躺椅露出本来的模样,我们拿出刚买的榴莲和红毛丹来下酒,配上老板娘以“初恋的味道”为名兜售给我们的槟榔,最后还是嚼了几下实在受不了,吐了出来,我们喝酒,说些酒后才能说的话,时而瞥见略过头顶的薄薄剪影,居然不是海鸥,而是蝙蝠。
北方的海则没有这般酷热,渤海和黄海的海水都是冰凉的,即便在夏天,赤足在水里站久了也会冻着。我很意外地来到大连的黑石礁,原本以为这里会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海滨浴场,但居然不是,海泛着腥味,皮肤黝黑的渔民在海边的石阶上把整张整张的绿色海带铺开晒干,而放眼望去,海水正源源不断地把新鲜海带冲上岸边。人与自然的关系竟然如此简单,海水把海带冲上来,当地人就把海带捡起拿到太阳底下晒干,再拿出去卖,生活就有了着落。不少和我一样偶然撞见这一幕的游客也去捡海带玩,当地人全不介意。之后我去超市买海产品,问营业员有没有新鲜海带卖,营业员索性说,超市里没有,如果要新鲜海带,可以直接去海边捡呀!
东海近在咫尺,随时买一张去嵊泗的大巴车票或是去金山的列车票就可以看海,重要的只在于你有去看的意愿。
说起来未免羞赧,虽是上海人,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海却是在英国的布莱顿,夏末初秋时节,也不是周末,海边人烟稀少,我只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海边扑浪。孩子刚下水踩几脚海水,眼看一个浪头打过来,就尖叫着飞奔回母亲身边,如此反复玩了一下午,我也驻足了一下午。这大概是我看海的缘起,这对母子让我想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很多夏天,不过是和同伴从小区里的一栋楼跑到另一栋楼,比谁速度快,因为总有人不服输,所以游戏永无止境。
所谓消暑,大约其目的不在于给身体带来凉意,而在于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十日谈
消夏图
每周末乐在桌球又享受空调,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