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体育/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申城德比雨中激荡球迷心
~~~申城德比雨中激荡球迷心
~~~申城德比雨中激荡球迷心
~~~申城德比雨中激荡球迷心
~~~申城德比雨中激荡球迷心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 火 火
申城德比雨中激荡球迷心
陶邢莹
■ 血脉贲张的球迷 本版图片 通讯员 高宇辰 摄
  开赛前15分钟,天空飘起了雨。虹口体育场内的呐喊声,已是如雷贯耳;5分钟后,雨停了。一周内的第二场申城德比,大幕开启。

  先是申花的点球,随后是两队之间不断的肢体接触,上港从扳平到反超,令这场德比充满戏剧、精彩的元素。

  球市

  下午两点开始,虹口足球场外,渐渐积聚起各种球迷和黄牛,熙熙攘攘起来。

  “球票要?”短袖衬衫加短裤,这是黄牛的标配。他们操着上海话,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见记者和一球迷正聊球票,一黄牛凑了上来。“你有什么票?”记者问。“不要多响,跟我来。”黄牛使了使眼色。于是,记者跟着他进入隔壁的保龄球馆,一直来到三楼的茶歇区,那里已坐着好几个黄牛。坐定,他掏出两张赠票,“13台上层18排,位置有多好,你懂的。”这是主席台方位球票,视野好。“600块,我开价不算高。其他黄牛手里基本票子都没了。”

  无论是200元的看台票,还是三五百的下层票,昨晚黄牛手里捏着的球票价格,至少翻一个跟头。

  球迷无疑是痛恨黄牛的,前几日售票处排队时,他们还将黄牛从队伍中赶走。但从热闹的黄牛市场可见,上海足球的火爆,至少十年未见。

  球员

  “申花,依旧是上海足球的老大!”孙祥披着上港队长的球衣,重回虹口,却这样说道。

  第14分钟,抬脚过高,孙祥放倒王赟,他赶紧上前,想拉小阿弟一把,引来申花球迷的一片嘘声。“孙祥,一直是我的老大哥。”赛后,王赟上前主动握手。

  2002年的德比之战,王赟司职于上海国际,他昨晚感慨道,“我们完成了一个轮回。”当年的火爆,犹在眼前,从当年申花队的对手,变成了如今捍卫申花的中流砥柱。“大概是成熟了吧。”王赟说,“同城有这样一个对手,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激励。”

  加盟上港后,这是孙祥第一次重回虹口,他被嘘了。“各为其主嘛,这就是职业足球,每个职业球员都会去面对。”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他认为这是好事,“足球就应该是这样的氛围,职业联赛在进步,我们的球迷也在进步。大家一起努力营造一个联赛的氛围吧。”

  球迷

  10年来,申花球迷黄滔没有踏入过虹口足球场,直到昨晚。滂沱大雨中,淋得浑身湿透,尽管见到的是一场遗憾的败仗,但他仍心满意足。

  “两支球队水平高了,才是正途。”黄滔和他的同伴们如是说。

  周星星和姚锦花夫妇,分别身着蓝色和红色的球衣,手牵手来到虹口。“有这样的德比,是球迷的福气。”他们说。过去10年,他们总是窝在家里,看英超曼联的比赛。“曼城起势后,两队的德比战,就是当地球迷的节日。我们看电视总是很羡慕他们。”周星星说,虽然我不喜欢上港,但申花能有这样的对手,对我们球迷来说是福气。”一旁的太太补充道,“两队各赢一场,都有机会进亚冠,这是双赢局面。”

  第85分钟,大雨从天而降,球迷都没有打伞,也没有提前离场,他们高唱队歌、不离不弃。

  上海球迷,真幸福。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松山会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松山会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⑦日本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火 火 火
德比之后
用发球冲击
不比嘴上功夫 要看脚下功夫
扫一扫添加新民体育微信公众账号
新民晚报体育/文体新闻A20火 火 火 2015-08-24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