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新民眼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都市的肺、胃和肾
方志权
孙绍波 画
  方志权

  大都市有肺、胃和肾吗?回答是肯定的。

  我在上海农业部门工作,常会被人问起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还有农业吗?与鲜活光亮的大城市相比,是不是可以消灭农业消灭农村了?

  由此,我想起也曾回答过这样一个趣味问题:世界人口越来越多,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未来吃什么?未来食物从何而来?大家的答案各有千秋。其中的一个答案很新奇:发展垂直农业(这在今年米兰世博会美国馆里已变为现实)。有科学家称,至2050年,全世界的垂直农业可养活100亿人口。垂直农业其实就是“摩天楼农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德斯波米尔从1999年开始就在研究摩天楼农业的方案。他估计,一幢30层的垂直农庄可养活5万人。垂直农业采用循环系统,水、能源和土地的用量都很省,单位面积的产量均高于“水平农业”,如草莓的生产率是“水平农业”的30倍。有鉴于此,目前美国正在实施蜻蜓计划,让传统意义上的农场由横向变成纵向,也就是说把粮食种在摩天大楼里,往高处发展。

  在日本,则是屋顶农业走俏。金秋时节,寸土寸金的东京六本木新城屋顶庭园内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从2003年以来,这里每年都要举行插秧和收割活动,六本木新城的工作人员和周围的居民都会踊跃报名参加,经过抽选,一般每年有120多名幸运者参加收割水稻,其中有50多名儿童。在东京,除了六本木新城外,很多高楼和车站的屋顶都得以利用,建设屋顶农园,种植蔬菜和花卉等,有的银行大楼屋顶还由小学生承包管理。这些屋顶农园既让儿童亲近了大自然,也利用有限空间增加了城市绿色,为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建设生态社会作出了贡献。媒体评论,五年前最酷的事情是做银行家,但是现在最酷的是当屋顶农民。

  无独有偶。2011年,应美国纽约当地一所高中学生请求,炮台公园管理部门携手全美大型健康食物连锁企业“全食超市”在世界金融中心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岛南端炮台公园开辟了几百平方米的教育示范型菜地。看到在摩天楼群南边向着阳光快乐生长的小萝卜、圆白菜、茄子等,很多人不禁感叹:原来在世界经济的心脏,还为生态农业留着这一小片空间。

  中国有句古语,过日子应未雨绸缪。我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的漂移农场船。漂移农场船总长330米、宽60米,分为上下4层。作为海上航行城市的主要食品生产和供给基地,漂移农场船无疑是个新概念。试想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长期生活在海上的人们何以如此悠闲安逸?答案是因为在船上有了一个现代农场,农场里各类农作物长势喜人,稻浪与海浪浑然一体,而温室作物区则拥有智能化操控系统,可以随心所欲地编排生产出绿油油的生菜和白嫩嫩的萝卜。素的有了,还有荤的。在船上还建了个孵化室,电脑控制环境条件下,鸡蛋很快被孵化成小鸡,小鸡则长成肉鸡。漂移农场船包含了海水淡化、蔬菜水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食物生产加工以及农作物循环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保证居民身处海上也能吃到鲜活农产品。在地球耕地资源日趋减少的大背景下,创制出这样的漂移农场船,这是一种极富有想象力的创新。

  蜻蜓计划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屋顶农田在城市上空展露风采,漂移农场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奇妙的创意、新颖的理念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新鲜而丰富农产品。上述事例都在诠释一个道理:农业是生命产业,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渐降低,但农业地位是不可动摇,消灭农业消灭农村显然是荒谬的。我国城市一般是“摊大饼”式发展,在城区内绝少有农业用地的存在。面对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北京市明确提出重新审视都市农业的功能地位。江苏省提出农业的陀螺理论,认为没有农业,其他产业转不起来。上海对都市农业则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秤砣虽小压千斤,明确都市农业具有明显的多功能性,除了向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特定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基本需求外,还承担诸如其他日益增多和不断扩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大家形象地比喻为都市农业既有“胃”的功能(保障鲜活农产品应急供应),还有“肺”的功能(改善环境、旅游休闲),更有“肾”的功能(城市生态屏障),而农业的这些功能大多是无偿向全社会提供的。

  城市需要农业,农业依托城市。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集聚崇明就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功能发挥、模式途径和未来趋势各抒己见。在充分肯定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对都市农业带来巨大益处时,我们不能忽视都市农业无时无刻地遭受着相关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对都市农业的影响、改变用地功能带来“暴富”的诱惑等,都市农业面临的困境颇多。因此,应将都市农业发展纳入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切实对都市农业予以保护。同时,都市农业既要体现城市性,又要体现农业性。一方面,都市农业最基本的特点是城市性,没有城市的辐射和影响,就不存在都市农业。另一方面,都市农业还要体现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内涵。一旦失去了“农”味,那也不是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单靠农业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新民眼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8版:互动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好吃周刊
   第B1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6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7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8版:海上寻味/好吃周刊
   第B19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20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21版:大购网专版
   第B2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广告
大都市的肺、胃和肾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眼A04大都市的肺、胃和肾 2015-09-17 2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