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同学相继在微信朋友圈晒起了孩子入园、入学的照片。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记载了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特别是孩子们天真的笑容、纯洁的眼神,更显示出他们对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无限期待。但是,对很多年轻的父母来说,这一切都是第一次,他们在晒幸福的同时也晒出了几分焦虑。我的孩子新学期已升小学三年级了,回想孩子的入园、入学之路一切顺顺利利,作为过来人,也称不上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略说几句,权当是提个醒吧。
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个孩子对新鲜的环境都是充满期待和好感的。只不过是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因新入园或者新入学而带来的对新鲜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但是,很多家长事后发现孩子入园入学后没过几天就能适应新环境,跟新老师、新同学相处得很好。这是因为人类具有天生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孩子们对新作息、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和预计,所以,年轻的父母们完全没必要有多余的担心,切莫自乱阵脚。
多余的担心没必要,平时的说话倒是要多留意。因为不经意间,我们有些话却变成了“恐吓”。孩子坐不住,就说上学以后不能随便乱动;孩子自由随便,就说学校有很多规矩;孩子爱讲话,就说上课不能随便说话;孩子爱玩,就说上学以后可就不能玩了;孩子调皮,就说上学以后老师要批评的;孩子不听话,就说老师专门治理不听话的孩子……总之,无尽的限制和不停的学习瞬间让学校从一个充满期待的美好之境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没有快乐、约束横生的地方,老师也变成了一个管头管脚的恶人。最后,学习之旅还未开始,孩子刚对学校和老师产生的一点兴趣也在不断的“恐吓”中大减,甚至灰飞烟灭,谁会对一个了无生趣的地方充满向往呢,孩子又怎么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呢?
年轻的父母与其有这样那样的担心,不如多跟孩子分享自己儿时的经历,不如多跟孩子说说学校的好:学校是一个学知识、学本领,能让自己快快长大的地方,那里有漂亮的环境,有香喷喷的饭菜,有很多的小朋友,那里还有家里没有的玩具,可以欢乐地玩耍,愉快地游戏,那里还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各种各样的课程……这些话能让孩子在期待上再加期待,努力找到对学校的好感,而不是厌倦。
总之,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好好掂量,做到心中有数,那么你的孩子一定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也一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十日谈
新生入学季
过多的干预会给孩子带来困扰。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