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退役后仍旧在徐汇区体育局从事篮球工作。回首往事,是高安路第一小学,在我学习期间,在我内心埋藏了热爱篮球的种子,同时高一小学又呵护着这颗种子逐步萌芽。
我是高一小学上世纪70年代的学生,那时候高一小学就是一所篮球特色学校,有着良好的传统和传承。记得那时学校篮球队的成绩在徐汇区可谓是数一数二,也曾获得过市级比赛的前三名。就是在这里我接触到了篮球,也逐步爱上了篮球。因为自身身体条件比较好,入选了学校的篮球队。从此我的人生也就和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的启蒙教练就是蔡松生校长,那时他还是一名体育老师。他对我们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在他的带领下进行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确实非常的辛苦。训练之余蔡老师还经常跟我们讲讲有关高一小学篮球队的故事,告诉我们高一小学在篮球上所取得的成绩。慢慢地,参加篮球训练已经成为我们队员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得那时候我们也是8点钟上学,可是每天早上六点不到,我们篮球队的队员们就早早地来到学校的操场,自觉主动地练习投篮。就这样队员们的篮球水平提高很快。蔡老师在生活上也是非常关心我们的,那时候训练的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并没有如今那么好的篮球场地。记得有一次参加区里的比赛,天突然下起了雨,因为当时没有室内的场地,我们就是在雨中打完了这场比赛,输赢早已经忘记,只记得结束后蔡老师把我们所有的队友全带到自己家中,烧了姜茶,做了晚饭。正是蔡老师在那时的引导和培养,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同时在小学阶段就打下了良好的篮球基础再加上较为出色的自身身体条件,离开高一后我仍旧追寻着篮球的梦想,最终也成为了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
退役后,我进入了徐汇区体育局继续作为教练投身于篮球这项运动中。1997年体育局要在区里的小学里组织一支少年篮球队,由我担任教练。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希望这支队伍能够放在我的母校——高安路第一小学。最终高安路一小凭借着自身优良的篮球传统再加上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这支队伍如我所愿的在高安路一小组建起来。我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重新来到了曾经如此熟悉的篮球场。看着那些操场上奔跑的小运动员们,似乎又回到了从前。40多年过去了,从学校篮球队队员到如今球队教练,身份的变化或许也恰恰体现了高一小学篮球传统的传承。如今我也会像当年蔡老师那样和小队员围坐在篮球场上讲述着高一小学篮球队的故事,只是故事中的人物越来越多,姚明、葛杨……看着孩子们眼中期盼的眼神,我想他们一定和当年的我一样,在内心埋藏了热爱篮球的种子。
十日谈
记忆中的学校
重回校园,往事如电影般,一幕幕展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