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恐怖分子,美国人现在却打算将恐怖袭击扼杀在筹划阶段。军队无法通过传统战争手段消灭恐怖分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情报获取,在恐怖行动之前就获知相关计划才能保护公民。然而,情报战争不仅受限于搜集难度,处理数据并识别出数据的模式与联系也是挑战之一。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9·11事件之后,美国情报人员加速开发人工智能。现在,人工智能不止具备高速计算能力,技术发展已经使人工智能进行高级专业决策成为可能。
今年下半年,美国研究人员透露,他们正在用人工智能系统分析恐怖分子的作战策略。研究人员说明了他们的成果。如果遭遇大规模空袭,恐怖分子会减少步兵作战行动,转而使用“简易爆炸装置”;在敌人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之前,恐怖分子喜欢大肆动用汽车炸弹。这项研究还表明,恐怖分子的行动策略是可预测的,而非随意拟定或每次袭击都换新策略。这一分析方法有助预测恐怖分子将采取何种类型的袭击。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军方在前线作战,还可以在后方找到隐匿的恐怖分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恐怖分子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情境下有所交集,从而留下踪迹。美国情报机构拥有不同渠道的大量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帮他们迅速将信息之间联系建立起来的产品。
2015年6月,美国最神秘新创公司Palantir进行了最高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200亿美元。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旗下的非盈利投资机构In-Q-Tel成为投资者,并且成为其唯一的客户。Palantir起源于贝宝在支付领域反欺诈和洗钱的积累,公司名来自《指环王》里的“视眼石”,巫师可以透过它看到各地的情况。
就这样,Palantir工程师与美国军方情报分析师直接会面,工程师每两周就会带上修改过的产品回到华盛顿。他们从零开始,开发出一个复杂的搜索工具,从原本各自分属不同情报机构的数据库的信息中得出结论。在找到恐怖分子后,美国军方的无人机和导弹就开始工作。
Palantir基于数据分析的具体细节报告令美国情报机构走出了许多过去的误区。有消息称Palantir协助中情局找到了大量基地组织和塔利班高层,并且在美国军方追杀本·拉登的行动中发挥了作用。
人工智能还被用于机场安检。911之后,负责全国机场安检的美国运输安全局工作量剧增。反恐任务艰巨而经费紧张,因此有专家提出采用“画像法”重点排查具有某些行为和背景特征的乘客,但因为被批评有种族和宗教歧视之嫌,这一提议未被系统采用。
此后,美国启动了风险安全计划,开发了名为“风险管理分析工具”的数据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利用多年积累的大量经验性数据,模拟恐怖分子行为,进而找出机场安检的薄弱环节、改革安检程序。对照系统勾画出的恐怖分子面部特征,美国运输安全局决定把乘客分成若干等,区别对待不同的乘客,实行不同的安检程序,重点检查人数不多的某些乘客,从而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
天网恢恢,与恐怖分子的战争还将继续,人工智能正大有可为。 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