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注册议程正式开启,今天,是志愿者们最后一次实地演练。昨晚,来自浙江全省的近千名志愿者陆续抵达,提前进入“乌镇时间”,走上服务岗位,以热情为初冬水乡增添温暖,向世界绽放中国青年的活力风采。
志愿者服装别具意蕴
昨晚,乌镇西栅景区格外热闹,来自浙江省15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入驻完毕。
在一家连锁快捷酒店,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刚从绍兴抵达乌镇。他们的服装格外亮眼,宝蓝色呢大衣象征互联网科技,对襟盘扣等细节设计融入东方元素,别具意蕴。女款搭配丝巾和黑色加绒打底裤,男款则是黑色西裤。
备受关注的礼仪队服装,确定为白底青色菊花纹的鱼尾拖地旗袍,纹样上融入了乌镇水乡古建筑的线条。“传统风格加上现代元素,是互联网创新理念与千年古镇风情的结合。”大会志愿服务部副总指挥陈晓雷透露,这套志愿者服装,由乌镇本土设计师设计,乌镇企业赞助生产。
提前绕乌镇熟悉路线
本届大会从6700余名申请者中选拔了1016名志愿者,比去年569名志愿者多了近一倍。其中,大学生志愿者者894人,桐乡本地企事业单位志愿者122人。
“我是‘一对一’VIP贵宾服务志愿者,任务重大!”童璇是浙江工业大学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12日就抵达乌镇。这两天,除了常规培训、实岗演练外,她和同伴拿着地图绕着乌镇来回跑了好几圈,“希望尽快熟悉路线,到时就不会把嘉宾带错路,耽误了他们的行程。”
用智能管理千人团队
千人规模的志愿者团队,如何管理?今年大会志愿服务的另一个亮点,则是首次启用志愿者指挥信息系统,450台iPhone6大小的智能终端,发放至志愿者领队及骨干手中,内有大会信息、地点定位等功能。
“既然是互联网大会,服务也得跟上智能化水平。”陈晓雷介绍,通过这套系统,在指挥平台的大屏幕上,一张乌镇西栅地图上将显示每名志愿者的实时位置,通过“互联”签到查岗、下达指令、调度人员,志愿者每天的任务也会发至设备,并跟踪任务完成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借此平台了解世界,世界借此平台认识中国!相信能为嘉宾提供最贴心周到的服务。”“带着激动与信心,期待着不一样的经历与感受!”志愿者们信心十足。
特派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