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看,在被拖欠的数亿元水费中,生活类欠费占比约为60%,就是说居民的用水欠费占了近六成;商业等非生活类的用水欠费占比约为33%;过去的用水欠费“主力”工业类欠费,反而降到了6.2%左右。
久费原因五花八门
据上海水务部门介绍,个别居民拖欠水费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 总表(合用表)用户容易发生纠纷 如一条安装总水表的弄堂里,居住在弄堂口的用户用水较正常,而住在弄堂深处的个别用户家中水压较低,正常用水受影响,于是不愿缴水费,拖得整条弄堂的水费集体拖欠。
● 管道漏水易引发扯皮 用户认为部分水是漏掉的,不是我用掉的,所以没理由缴费,而供水部门认为是用户的内部管道漏水,因此水费须由用户负责,从而引发纠纷。
● 动拆迁因素引发欠费 个别早年动迁的用户,看到近年房价走高,心态失衡,便在水、电、气方面找借口拒绝交费,以求心理安慰。
● 房屋出租(群租)是水费拖欠的高发原因 常有个别房东对上门催费的抄表员说,这是房客拖欠水费,你们找他要去。
● 房屋买卖中上下家交接出现问题,也极易形成水费拖欠 现在房屋买卖较频繁,只要上下家在公用事业费的交接上稍有疏忽,便会留下麻烦。上家走人了,下家认为这是上家的欠费,凭什么要由我来付?
● 还有一种是无理由拒付 个别用户借口说自己生活困难,你们供水部门总是说为百姓解忧,所以就应免除我的水费。有个最“奇葩”的例子,有个天潼路上一个大汉,长期不缴水费,最早理由是他从没见过抄表员,所以不缴水费;后来抄表员每次抄表都叫上他,可他又说,抄表员这么难看,怎么能缴水费?
另外,城市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某村庄以前算是郊区,只需缴纳水费,不用缴排水费。但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那里如今变成城区的一部分,于是水费账单上有了排水费这一项。这部分用户说,我们从没缴过排水费,水费是愿意缴的,但排水费不缴。由于目前水费与排水费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他们不缴排水费,就等于不缴水费。
此外,空关房、人户分离、一户多屋等,也都会形成拖欠。现在城市工商业转型转让频繁,也令水费收缴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而且这些信息有关职能部门还往往掌握不到。
水费回收是供水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也是供水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它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且对社会和谐有着直接影响。供水企业如不能及时、足额地回收水费,将导致供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缓慢或停滞,进而影响全社会用水秩序的稳定。
采取多种手段催缴
该如何解决水费拖欠问题呢?如今国内不少城市将拖欠行为与个人诚信挂钩。今年本市出台了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水、电、燃气用户信用信息录入规则(2015年版)》,其中规定,居民和非居民用户有如下欠费行为的即进行录入:一是超过缴费截止日期,二次(含)以上有效催缴无效;居民累计欠费满500元(含)以上或累计欠费满三次(含)以上;非居民累计欠费满1000元(含)以上或累计欠费满三次(含)以上;二是经法院判决居民或非居民用户存在欠费行为的。
不少业内人士和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仅仅将欠费行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不够的,应该加大对欠费行为的“失信惩戒”力度。比如,以拖欠时间长短来区分一般失信行为、较严重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对一般失信行为的个人可进行诚信约谈;对较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在一段时段内可采取诸如禁止其报考公务员或行政事业性岗位工作人员,暂停或减少其社会福利、补贴等;而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将面临更严重的惩戒,包括禁止报考公务员、撤销相关荣誉称号、禁止参与评优评先、限制贷款等。
不少市民还建议,为了确保广大缴费用户的利益,供水企业可采取多种手段全面催缴水费,包括发放水费催款通知、发社区告知函、限制供水、中止供水、发律师函、诉讼、申请行政执法等。
本报记者 张欣平 特约通讯员 喻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