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现实总怀旧
史蜀君导演的《女大学生宿舍》可以说是中国校园青春片的开端,之后,她又继续导演了“青春三部曲”中的《失踪的女中学生》和《夏日的期待》。但与当年史蜀君导演电影中体现的社会责任和现实思考不同的是,当今一些青春片却以情节雷同、品位低俗而备受观众诟病。
获电影华表奖的校园题材影片《男生贾里新传》制片人简平说:“史蜀君是开了中国青春电影先河的。现今,青春电影已很盛行,不仅推出了一批新晋导演如赵薇、何炅、张一白等,还捧红了一批如赵又廷、李易峰、韩庚、柯震东等演员,这些电影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怀旧,在放大逝去青春的某些失落,在迎合消费时代的怪诞、搞笑中,消解了应有的批判和思考。但是,史蜀君的青春三部曲,没有一部不反思问题,不诘问现实。《女大学生宿舍》在揭示班干部宋歌热心积极的一面时,也展现了她由于时代原因所形成的阴暗心理;《失踪的女中学生》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不能正视学生在青春期具有的反叛、逆行等问题作出了警示;《夏日的期待》则对残疾人或弱势群体缺乏社会心理关怀和干预机制发出爱的呼喊。”
唯美纯爱不见了
史蜀君导演的影片除了反思在时代大潮中的人性诉求外,就是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使银幕充满了唯美追求和纯净爱情,拍出了青春之美。对此,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说,史蜀君1983年拍的青春片《女大学生宿舍》,与谢飞的《我们的田野》、黄蜀芹的《青春万岁》、陆小雅的《红衣少女》等,都是新中国电影青春片的源头。青春就要浪漫,在今天青春片中,我们依然能找到它们的积极影响。史蜀君大胆启用青春亮丽的演员,其实就是今天常说的“青春偶像”。她的唯美倾向、纯爱表达,在那个年代中具有突破意义。
现在青春片却有着更深的商业化痕迹,艺术追求、青春呈现也没有当年史蜀君她们那么纯净、那么美好。初吻、出轨、堕胎、三角恋等,成了当今一些青春片的基本标配。有网友如此总结内地青春片:“不霸道不表白,不群架不哥们儿,不酒精不激情,不堕胎不青春。”正如《知青》导演张新建所直言,在偷懒、能力和票房的三重压力下,国产青春电影才走上“不堕胎不青春”的结局。
陷入俗套引吐槽
近年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票房均有不俗表现,青春片也由此越来越热。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当今青春片陷入一种俗套之中,故事千篇一律,大多是男女主人公在校园发生恋情,并以回忆青春为主线唤起观众怀旧情感,讲的基本都是恋人与朋友之间的分分合合,彼此冲撞,爱恨交加,遗憾难消。这些以“回顾”为主的青春片很难见到当年史蜀君青春片中所承载的时代印记、成长烦恼、人生思考和创新意识。许多观众在步出影院时,总会发出如此感叹:“这些怀旧青春片,风格相似,套路相同,连时间背景也大同小异,为何都那么像啊?!”
由于追逐票房,青春片口碑在逐年下降,有的甚至成了吐槽重镇。如《夏洛特烦恼》同样是表现校园,夏洛不是耍赖硬要和女生亲嘴,就是恶作剧老师甚至动手打老师;马冬梅为了不让她心爱的夏洛被揍,竟与流氓一起走入树林,充满了粗俗的暗示;为了夏洛不被开除,其母亲竟然诬陷校长在调戏她……有不少网友批评,银幕如此表现校园其实是“三观不正”。
在送别导演史蜀君的同时,我们误入歧途的国产青春片是否该有个警醒呢?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