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庙老相册 海上新“女神”
本报记者首发微信故事讲述这个上海女子一生
沈月明
■ 文庙老相册里的李伟华
  本报讯 (记者 沈月明) 本报记者根据一本老相册写出一个普通上海女子一生的故事,在个人微信号发布不到12小时即吸引超过10万人阅读,第二天即确认相册主角是上海蕾茜饭店退休职工李伟华。这其中的戏剧性过程及上海市民多方追寻的热情令人感慨。人们对这位海上“女神”的褒奖有很多,美丽、高雅、温和、善良,是网友们看到照片后的直观感受;智慧、时尚、开朗、友善、敬业、博爱、大气、谦和,是同事亲友对她的一致评价。这个女子身上那种暗合上海城市精神的品质,则远远超出了相片本身对记者的触动。

  1月9日,应画家和收藏家张寅超的邀请,记者和上海青年篆刻家周景明一起来到钱塘江畔的铁崧斋欣赏一个摄影展。在翻看张寅超搜集的部分家庭老相册时,记者被一本绣花封面的照相册深深吸引,照片的主角是一个出生于1929年、在新中国工作退休的上海女子,她身上展现的清新优雅、自信从容的气质让人过目不忘。而这样一本集合了她黄金岁月个人影像的相册如何流落到了文庙旧货市场,也发人追问。

  春节长假期间,本报记者根据手机翻拍的相册照片,在微信号“美国行摄”上写成一篇文章《一本文庙老相册,竟记录了民国无名“女神”的一生》。2月13日上午刊出后,很快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被疯狂转发,并引发全国媒体广泛关注。当晚,记者在东方卫视的朋友周捷发来一张截图,说有人认出了相册女主角,名叫李伟华。14日上午10时15分,李伟华的外孙杨扬在公众号上留言:文中的女子名叫李伟华,是我的外婆。

  昨天,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远在澳大利亚的李伟华女儿撒明和在上海的儿子撒勤,并约见了李伟华的老同事鲁官宝和张维聪,以及她的外甥王宗兴,他们都看到了记者写的文章。而他们口中讲述的李伟华,更加丰满生动,更加富有魅力和感染力。(相关报道见A4版·焦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惟改革创新才能开创新局面
凌晨返沪 等车“一把辛酸泪”
“魔灯嘉年华”亮相世博公园
“医院+交警+城管” 多方合力治顽疾
春节期间网购 风险系数加倍
新思路新实践新理论 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文庙老相册 海上新“女神”
平凡的美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文庙老相册 海上新“女神” 2016-02-16 2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