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益加艺”文化艺术志愿项目自2015年7月启动以来,已有370多名高中生参与了余德耀美术馆社会实践,90多名高中生参与了“雨屋”大展,近60名高中生参加了西岸艺博会和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志愿服务。今年寒假,龙华街道联手上海京剧院、余德耀美术馆以及南模、南洋中学等,开发符合学生多元发展的岗位,陆续产生了“小京继人”、“Ask Me”等颇具创新意义的艺术志愿服务岗位。
南模中学的小夏平时喜欢流行音乐,对京剧艺术了解甚少,他觉得这是爷爷奶奶们的“专利”。寒假伊始,小夏和另外300余名高中生走进了上海京剧院周信芳戏剧空间,接受由国家一级演员担纲的“京韵飞扬”国粹艺术实践指导。京剧名家们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京剧的起源、表现手段等,还表演了传统剧目。上海京剧院和龙华街道又开展“国粹艺术传承”活动,高中生通过设计方案、话说京剧等形式参与到宣传推广京剧队伍中,成为一名“小京继人”。小夏参加活动后很有感触:“京剧艺术真是博大精深、很有看头,艺术服装讲究、功底扎实,故事情节动人,真的很打动人。”
这个寒假,正值余德耀美术馆“雨屋”撤展以及将于3月登陆贾科梅蒂大展的紧张筹备中。志愿者项目负责人说,贾科梅蒂大展也会对高中生敞开大门,开放部分“Ask Me”岗位,让学生向观众讲解艺术家的作品信息。这对高中生是个很大挑战,项目负责人提前向学生发放了展览资料。在来自5所学校的96名高中生的面试队伍中出现了紫竹园中学张隽仪的身影,她和4名同班同学曾是“雨屋”的志愿者,从去年9月一直忙到寒冷的冬天。小张说:“因为我喜欢美术馆的志愿服务工作,希望它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袁玮 通讯员 冯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