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赚赚宝”签到给钱不靠谱
此类虚假信息一到节日就“冒头”骗取个人信息
钟喆 徐驰
  近日,不少市民致电本报,反映春节期间在各个微信群里,经常能收到一条条“无聊微赚”“天天签到官微”等微信号发布的“签到赚钱”消息。是真是假?蚂蚁金服官方客服辟谣称,网传的“微赚赚宝”等平台与蚂蚁金服方面无任何关联,网友需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勿轻易相信此类信息,并把矛头指向借贷宝。而借贷宝昨天回应称,自己也是受害者。不管真正的“主谋”是谁,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网络上输入个人信息时应十分小心,以免受骗。

  未见分文

  “签到给钱!马云弄的新品叫‘微赚赚宝’。”市民汪先生打开自己的微信群,向记者展示这条朋友发来的“赚钱消息”,记者看到,这条消息不仅排版随意粗糙,标点符号也或省略或“乱点”。汪先生称,由于是一位比较亲密的朋友发来的消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关注了账号并签到数日。没想到在签到3天后,一分钱也没有见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可能是公众号‘骗粉’,于是立即取消关注。”汪先生表示,幸亏自己及时发现有异,不然万一泄露了银行卡号和密码,可就追悔莫及了。

  官方辟谣

  记者联系蚂蚁金服官方核实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产品和业务,与马云先生、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没有任何关系。“请大家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同时我们也呼吁大家互相转告,提醒身边的朋友亲人。”官方称,此类产品和业务推介名为“借贷宝”的平台下的新业务,打着蚂蚁金服集团的旗号,严重误导用户,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危害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秩序。蚂蚁金服集团将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追究相关责任方。

  昨天,借贷宝就此事向本报记者回应称,近日,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流传着一种“签到赚钱”的方法,“这可能是某些人为了骗取推广补贴而采取的个人行为,借贷宝从未推出过这种所谓的‘赚钱方法’,也从未以任何方式授意员工或任何第三方发布或传播类似信息。我们将坚决打击此类行为,并愿意配合任何遭遇声誉损失的第三方联合行动。”

  随后,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类似的消息在去年也曾“流行”过。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企业鱼龙混杂,如今便利的平台化操作,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行骗和盗取个人信息的“温床”。有些虚假信息甚至改都不改,在节假日期间反复“冒头”。因此,市民在输入个人信息和相关操作时,更应心生警惕,切勿大意输入银行卡密码等重要隐私信息。

  本报记者 钟喆 徐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医院+交警+城管”联动治顽疾
“微赚赚宝”签到给钱不靠谱
上报集团携隈研吾 打造“传悦坊”地标
微信公众号赠迪士尼门票?
第二届“创开杯” 广场舞大赛启动
为新生儿 送上祝福
百度地图数据绘出 春节出境“迁徙图”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微赚赚宝”签到给钱不靠谱 2016-02-16 2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