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植树节,让你家阳台变变身
金旻矣
■ 上午展出的家庭园艺小设计让市民驻足拍照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电视机壳做的“花盆”,可食用的蔬菜花园,新颖别致的绿色大篷车,可以种植的五谷杂粮……今天上午的联洋广场,成为“花草海洋”。在一片色彩斑斓的花草蔬菜包围下,以“园艺进家庭,绿化美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市民绿化节,在植树节当天正式拉开帷幕。

  一大早,家住附近的周冬梅和王菊芳结伴来了。“我家阳台上种了生菜、草莓、丝瓜,你看,草莓已经结出了果子。”周阿姨打开手机,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自家阳台上的宝贝。她们来逛展台,是来找些窗台阳台种花的灵感。

  在“废旧容器大变身”的展台,市民倪建国被一个巧克力盒做的容器吸引了。金灿灿的盒子里,每一格都填上了种植土,种上直径才一两厘米的迷你“肉肉”,煞是可爱。痴迷于多肉的倪先生说,在容器选择上,自己动了很多脑筋,曾用家里的碗、鱼缸,去花鸟市场打个洞,种上红红绿绿的多肉组合。“今天看到电视机壳、小鞋子、月饼盒甚至椅子都可以变成容器,蛮有创意的。如果月饼盒上再多些装饰就更好了。”他津津有味地点评道。

  在“可食用花园”展台,沈芸正向工作人员打听自动浇灌蔬菜系统的价格。一盆生菜5-6元,可以种在篮子、容器中,挂在阳台上,每天早上摘几片夹在三明治里。迷迭香、罗勒、薄荷、芹菜,都可以成为阳台上的主角,不仅可食用,薄荷等芳香植物还能减压。她为儿子在一个基地包了一片小菜地,到市民绿化节一看,其实自家阳台也可以种,“都说勤劳的人种菜、懒人种花,原来自己种菜并没那么难。”

  在绿博士、上海花讯等官方微信的展台,热情的市民排着长队,了解家庭园艺的知识。而在联洋广场一侧,包括“减压花园”在内的“微花展”将持续三个月。“家里、办公室都能打造一个减压花园,养花种草的过程和芳香植物的香气,都可以释放压力。”负责人说。

  市绿委办介绍,本市近年来不断拓展“植树节”的概念,不管是植树、认建认养,还是向“绿色上海”专项基金捐赠,或自己在家种花养草,都能为城市增绿。秉承去年的理念,今年的市民绿化节将举办家庭园艺、绿色展示、体验互动、科普服务等活动,推动市民爱绿、养绿、护绿的热情,让上海变身“花香满溢、绿色环绕”的生态大都市。市民绿化节系列活动将持续到10月底。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家装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让生态“红线”成“高压线”
要对经济有信心不必急着买美元
植树节,让你家阳台变变身
中小学校招聘沪籍教师缺席
几万元养老钱换一堆保健品
九旬“林妹妹”一曲唱心声
德比上演“老友记”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植树节,让你家阳台变变身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