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公共艺术中“再生”多样化表达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共性大胆“碰撞”个性
——公共艺术中“再生”多样化表达
贾良
■ 地铁涂鸦随意表达,与硬朗的移动电梯形成视觉对比
■ 地铁地下与地上的空间联系,通透无比的自然光线,再生了能源与艺术
■ 地铁空间全艺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德国历经十五年打造的艺术铁路的每个车站都是一个艺术空间,在这里,公共艺术真正成为了主角
■ Grasso用法国空间天文台收集的数据建立了一个算法,将太阳的即时活动转化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灯光秀。这种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已经被策划为司机的一种永久路标
  ◆ 贾良

  据报道,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一条全新地铁路线即将开通,这条铁路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地铁站内将看不到任何广告,取而代之的是由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打造的空间艺术,让人能够见到一座纯粹的艺术地铁站。这样的创举会给城市带来怎样的改变?公共艺术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地下空间全艺术 整体性带来新体验

  如今在上海的地铁站里,我们能看到不少艺术的点缀,几幅壁画浮雕就能让人一眼认出这是哪个地铁站。但是你见过整个地铁站全部由艺术作品装饰,而看不到任何广告吗?这样的地铁站即将在德国出现,而且是一整条地铁线路全部实行这个计划,每个车站都有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像是有声音的走廊,又或是从头绿到尾的手绘和玻璃布满整个空间,又或是用LED屏布置出的“宇宙”……这样全线路无广告的创举虽然牺牲了地铁公司的广告收益,但可以想象,乘客在乘坐这条路线的时候会收获多少惊喜。将来,乘客坐在列车里,不用看站台指示,只用看一眼站台的布置就能知道自己到了哪一站,多有趣!

  除了能够享受满满的视觉盛宴,这样的地下空间全艺术所具有的整体性也是无与伦比的,这种整体性让乘客更有意识地去关注站内的公共艺术,而非简单地把它们当成广告一般的存在。这项计划经过了整整15年的规划和建设,足以见得德国人对公共艺术的重视程度,以及专注研究如何让公共艺术更好地被更多人接受,这份魄力值得借鉴。

  发散思维无限制

  求同存异互相切磋

  公共艺术的发挥绝不局限于室内空间,大到建筑也可以成为“画布”。法国艺术家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的太阳风是巴黎一个新的永久艺术装置,是用城市温度数据建造的一个动态灯光装置,将巨大的灯光投射到一个高为131英尺的圆柱体的外壁上。一到晚上,只要开车路过,远远地就能看到这道缤纷的“北极光”,哪怕堵在路上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无聊了。在这里,公共艺术的功能超过了视觉享受,更是艺术家对城市中的人们心灵上的关怀,只要用了心思,总能得到观众的喜爱。

  而要说到公共艺术,不得不提到正当红的涂鸦艺术。还在几年前,我们只知道莫干山路的M50有一面著名的涂鸦墙,之后甜爱路的爱情涂鸦也逐渐闻名,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美术馆和创意空间广泛地利用涂鸦艺术来招揽观众,比如即将开馆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就打造了一堵300米长的涂鸦墙。原本,涂鸦是街头艺术家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如今到了国内似乎变得更有秩序了,在同一处进行创作,似乎有了共同的主题,就像甜爱路的爱情主题,大家默契地进行着相同主题的创作,却反而更好地突出了自己的个性。

  从涂鸦而生壁画

  从壁画“回归”涂鸦

  尽管涂鸦艺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性化的,但从历史角度思考,涂鸦其实存在着共性思维。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涂鸦似乎与古代壁画有着某种关联,它们往往都喜欢在开放的、较大型的墙体上进行创作,创作目的都有引人关注、获得他人认同感的特点。壁画最早起源于原始的洞穴画,当时的人把生活场景记录了下来,而后利用这种形式进行宗教的传播,这无疑是作画者试图通过这样形象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并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从而产生了统一的社会文明。而现代,人们选择涂鸦的方式,无非也是利用夸张的、个性的艺术表达试图来得到别人的认可。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从最原始的洞穴画“涂鸦”起,不断发展着绘画的工艺,逐渐升级到艺术层面,不再是人人都能画,而是画得好才能得到认可,也从此让壁画变得不再自由,往往被限制了主题和技法,只有契合时代主流观点的才能得以生存,这无疑是在追求共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渐离远离了最初的目的。而今,涂鸦的兴起似乎让人感到艺术创作又开始回归个体的表达,人们越发想看到不同的思考,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达变得更吸引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家装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当共性大胆“碰撞”个性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C01当共性大胆“碰撞”个性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