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英国媒体《每日邮报》发表了一组有关中国体校的照片,其中的一张是一名6岁上海女孩正在含泪训练。随后,有国内某媒体人就此在网络上写下《体操女童的存在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耻辱和伤口》一文,顿时在体操圈乃至整个体育界,掀起轩然大波。
是天使,还是恶魔?接触体操,真的有那样残忍?前天,记者特意来到照片的拍摄地、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校体操房,实地一探究竟。
他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下午3时,这一天的阳光特别刺眼,气温约有26摄氏度,让人一下子有了盛夏的感觉。拥挤的体操房里,不免有些闷热。
五六十个孩子,被分成几个小组,正在教练的带领下训练。与其说是训练,不如说是在玩更准确一些。男孩子们排成一队,一个接一个地跑过去,奋力踩上踏板,跳到海绵垫子上,垫子大约只高出了二三十厘米;女孩子们则趴在最里面的大垫子上,用双手支撑起身体,从这头爬到那头,有时教练还会拎起她们的双脚,像推三轮一样“溜”一圈。
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基础训练。杨浦区少体校体操班招收的是幼儿园中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在四到六岁之间。每天放学后,他们会来到这里练两个小时左右。
小孩多的地方,总是很热闹,尤其是男孩子们,正处在调皮的年纪,边跑边叫,像一群不知疲倦、叽叽喳喳的快乐小鸟。而孩子们喊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教练”。“教练,我这样行吗?”“教练,让我来试试。”甚至还有人打“小报告”:“教练:斌斌他刚刚推了我一下!”
52岁的主教练蔡云天,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嘴角总挂着微笑,眼神细腻而温柔。从1984年到现在,他已经在教练这个岗位上干了30多年。有孩子叫“蔡教练”,他总是飞快地应一声,习惯性地摸摸他们的头,俨然像一位慈父。
“一般来这里的前两三个月,都是让他们这样边玩边学,慢慢地培养兴趣。如果发现条件好、有天赋的孩子,我们再给他们一些比较专业的训练。”蔡云天对记者说,“不像我们以前那个时候,进来一两个星期就要拉韧带。现在要是这样做,这里的孩子第二天肯定都跑光了。”
家长乐呵呵看孩子训练
体操房外,有十几个特殊的观众。年轻一点的,是妈妈爸爸;年纪大一些的,是外婆奶奶和外公爷爷。他们守在门外,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里面扑腾,上了年纪的也会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安静地等待,还有的阿姨干脆利用这段时间打起了毛衣。
张一维的外婆每天都来,她说孩子的父母工作忙,把维维送到这里后,省了不少心。“至少不用担心他乱跑乱玩,这里安全得很,教练们都认真地看着。”为何让孩子练体操?她的回答很简单:“孩子喜欢。他每天吵着要过来,不让他来,真会哭。”那以后会让外孙走专业运动员这条路吗?“要看他有没有这个天赋吧,如果有,那也没问题。”
不少家长也听说了网上的那篇文章,见到记者,都围过来气呼呼地为学校打抱不平。“根本不是那个样子,我的孩子来这里就很开心。”“蔡教练人老好的,比我们父母对孩子都耐心呢。”
“现在来的家长已经算是少的了。”身材魁梧的少体校校长朱增祥一直守在一旁,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规定训练期间家长不能进入场内,否则人还要多很多。你说家长们每天都在旁边看,教练怎么可能会去打骂孩子?”
从杨浦少体校走出了吊环世界冠军严明勇,这已成为他们的骄傲。最近两三年,朱增祥校长正在区里大力推广“快乐体操”,幼儿快乐体操进入了杨浦区11所幼儿园和小学,少体校的体操教练们送教上门,十几名幼儿园老师也参加了专业体操培训。“少儿体操玩的是快乐。有了兴趣,就有了发展推广的基础,就不愁没好苗子出现。”他说,“现在想来学体操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我看这个场地已经很拥挤,我打算把体操队搬到篮球馆去训练!”
“练体操真的有很多好处,体操是体育的基础大项之一嘛,对小孩锻炼身体、培养性格很有帮助。而且来我们这里学体操,全部都是免费的,非常受家长们的欢迎。”朱增祥校长自信地说,“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孩子都来少体校看看,他们肯定都会喜欢这里!”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