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不少医药电商竞争中违规出招~~~
不少医药电商竞争中违规出招~~~
不少医药电商竞争中违规出招~~~
不少医药电商竞争中违规出招~~~
     
2016年05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少医药电商竞争中违规出招
网售处方药频触“红线”
叶薇
  互联网时代,网购药物不再新鲜,“一小时上门送药”“28分钟直达”等广告语也频频出现,前段时间还出现了“万艾可1粒装70元包邮”的价格大战,业内人士评价说,这70元的卖法,算上运费,抵上厂家返利,一单也要赔上20元左右。烧钱大战能带来医药电商的春天吗?

  《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自2014年发布后,至今未见出台,网售处方药目前仍未松绑,按照国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处方药都要凭处方才能购买。然而,各家医药电商却在激烈竞争面前忍不住屡屡踩线。

  在一些网上药店上,记者不仅可以轻松搜到各类处方药信息,而且可以直接下单付款购药,没有有关处方药的提示和门槛。还有的虽然提示处方药需要提交信息到门店登记,但也无需用户提供处方信息。

  此前,记者在O2O平台药给力上搜索发现,硝苯地平片、施慧达、复方羊角颗粒等处方药可购买。药给力客服在沟通中并未提醒该药品为处方药,表示“附近药店有就可以送”。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药给力已宣布“1小时送药上门”业务暂停。

  也有网店不碰“红线”。比如1药网,此前也曾被曝光过网售处方药,但昨天记者在1药网上购买阿莫西林,在线药师明确告知,消费者必须上传处方,否则不能购买。

  实际上,按现有政策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药品交易网站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一律不得在网站交易相关页面显示和销售处方药,而只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的医药O2O平台,更是只有信息展示资质。

  医药电商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目前最难的是培养用户习惯和信任度。业内人士李景评价说,各大平台似乎已经等不及处方药网售政策的放开而自行探索运营之道,有些冒险,但互联网追求速度,等不起。况且任何互联网业务早期都行走在政策的边缘,因为政策总是落后于市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传统药店最后一片自留地也将被攻破,医药电商正式从边缘进入主流。但即便唱了主角,医药电商企业如果不守住安全底线,提高消费体验,很可能也是昙花一现。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广告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智慧药房”让患者“痛点”变亮点
网售处方药频触“红线”
“延伸处方”+“便民门诊” 双管齐下探索送药上门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7网售处方药频触“红线” 2016-05-27 2 2016年05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