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希望民宿“不要管死”
在一个小时的广播直播中,许多听众踊跃来电与市长畅聊,其中大多数是创新创业的亲历者。市民王小姐现在是普通工薪族,但正与朋友动心思想创业,打算在上海迪斯尼周围开民宿。“听说现在乐园周边的一些民宿被大家说没特色,而且管理似乎处于灰色地带。”
对此,周波表示:“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很不错的。”目前,浦东新区政府也在考虑,让民宿有资质,有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因为这牵涉到安全、消防等方面问题。王小姐说,“还是希望政府不要管死。”周波回应道,会把市民的建议传达给有关部门去研究,也希望发展民宿能与互联网结合起来。
创业者叹房价租金“太高”
创业者张先生在电话中“吐槽”,由于上海的房价太高,导致租金也被抬高,初创者房租的压力比较大。虽然上海有很多的创业园区,有的推出了工位,一个工位大概在1500元左右。“我去借房子,他们说小于100平米的不提供。对于我们来说,不需要那么大,那么租工位。加入创业之初,只有三个人,一个月下来也要4500元左右,还要加上管理费、水电煤。”
能不能让上海的创业者用自家房子做注册地址?因为现有规定注册地必须要在商用房里,这就让创业者不得不去租赁办公房或工位,创业成本大大增加,而且一旦变更注册地,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周波表示,全上海有450家创客空间,政府很关注降低成本,鼓励给初创、草根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的措施,但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创业者不一定非常了解,这就得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知晓。
对于张先生的建议,周波回应,按照现有规定,住宅只能用于居住。“对于创业者的需求,与现有法律规定有冲突和矛盾的,需要我们先行先试。比如说原来一址不能多照,现在就已经可以了。”
“白领文化”地位正在改变
为了听到来自草根创业者的最真实心声,周波做过一些创业群里的资深“潜水员”。“主要想了解一些情况、需求,政府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
“原来有一个说法是上海人不太愿意创业,因为大国企多、外企多,加上上海的文化里长辈包办比较多,年轻人都愿意做白领。”周波表示,上海创业人数正在明显增加,今年一季度新创企业几千家,同比增长20%,创业企业资金量同比增长40%。近年来,上海本地创业者也在逐年增加,“白领文化”不再是绝对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