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神会
鲜香爽脆“小青虫”
吴翼民
本版选图:晓夫
  文 / 吴翼民

  一直认为莴苣是蔬菜中最有特色的一款——挺拔的身材,翠绿的茎叶,一刀下去便会濡出乳汁状的汁水,有点像割橡胶。曾在乡下看菜农在田里斫它们,有活杀之态,那乳白的汁像是娇嫩的泪滴呢。

  莴苣,叶食之微苦而香,茎腌之爽脆而甘。故而每临春夏季节,只要莴苣上市,我总会三天两头购几柱回家,卸其叶煮菜饭或炒蛋吃,取其茎或切块或切丝腌食,用葱油一拌,出色,与尚未退市的笋组合成拌双笋,更加诱人;或切片与各种荤菜炒吃,最妙的是掺在腌笃鲜内笃汤吃,渗透了鲜味和香味,展一抹翠绿,可谓色、香、味俱全;所以说,凡炒凡煲汤,只要有翠绿的莴苣加盟,必绿意可人,香气馋人。

  莴苣之香脆是春天的香脆、田野的香脆、市井的香脆, 所以上海人有“香莴笋”之称,苏州人又有“盘香莴苣”之名。苏州人所称的“盘香莴苣”实际上是经腌制晾干的莴苣,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小青虫”。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田里的莴苣一个劲儿疯长,于是到了它在市场的“涌潮”期,大量上市,量多价跌,不是一柱两柱地卖,而是一捆两捆地售啦。于是酱菜作坊大量吞进,寻常百姓家也不甘示弱,成捆购进,那可是制作“小青虫”的最佳时机哩。

  酱菜作坊吞进大量莴苣为的是制作酱莴苣,切成条状腌之晒之酱之,有的干脆皮也不刨了,连皮切条制成带皮莴苣,售价要比刨皮的便宜一半。记得我孩提时,啜粥菜最常见的就是酱带皮莴苣,三分钱在荷叶上一大摊,可供一家早餐过粥之需,与腌胡萝卜丝一样,成为城市平民早餐桌上的“哼哈二将”。

  店家的酱莴苣固然好吃,但自制的“小青虫”一点也不比它逊色。制作“小青虫”很是简单,只须将刨好的莴苣切成条状,倘若莴苣短小,也就不必切条了,先行腌制,然后用线穿连,挂在晾衣竹竿上,可以晒太阳,但最好是风干,饱满的莴苣条被晾成干瘪了,颜色也黯淡了点,但依然呈绿色,状似一条条小小的青虫,还沾着一层盐霜。不过“小青虫”总会在晾的过程中被我们这些“两脚老鼠”偷吃了许多,因为那年月零食稀少,“小青虫”难逃被偷吃之“厄运”。

  修成“正果”的“小青虫”易于收藏,可以存放到夏天啜粥之用。这时“小青虫”虽然干瘪了许多,乍一咬还有点韧劲,但归根到底是爽脆的,带着别一种鲜香之味,是那个年代市井的一款美味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公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生态上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公告
鱼参-银鱼
鲜香爽脆“小青虫”
食物防霉方法种种
豆丝
新民晚报我家厨房/好吃周刊B04鲜香爽脆“小青虫” 2016-06-30 2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