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中民投总裁李怀珍透露,经过两年不到的快速发展,中民投的资产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元。中民投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产融结合”的模式。破解民间投资下降,要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做好加法和减法。做加法就是要创造新供给,进行产业深耕和结构调整,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减法就是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上的优势互补,将我国的优势产能进行合理输出,实现多赢。
李怀珍认为,产融结合,就是要用金融的思想做产业,围绕产业布局来做金融,把产业与新兴金融、传统金融业务进行结合。具体到光伏产业,中民投使用产业整合,化传统过剩产能为优势产能,通过营造规模效应,形成别人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而在传统的金融服务——融资租赁方面,中民投也发挥了产融结合的独特优势。
自成立以来,中民投还积极领衔探索“产业+金融”模式抱团出海。比如今年上半年,就宣布斥资1亿元,成立“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金,为中国企业在印尼的发展落地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持。此前,中民投宣布联合国内多家民营企业在印尼投资建设一个工业园区,投资金额约为50亿美元。
李怀珍认为,中民投开创的“民企联合出海”新模式,既能有效实现民企海外的集群式发展,避免民营企业单兵作战,缺乏产业链配套和同质化竞争的风险,也能通过海外金融平台的搭建,为中国企走出去提供配套金融支持。同时,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民营企业单打独斗模式也应升级,只有形成民企抱团的新模式,用1+1大于2的聚合效应,才可以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完成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