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清朝时就有鞋拔了,但这门子器具似乎不入流,所以记载甚少。东北有个鞋拔收藏家叫王金玉,收藏了一千多个鞋拔,说内中有个是明朝的——这就有待进一步考证了。我只有十几个鞋拔,跟王金玉比起来,惭愧。
图中第三排的鞋拔是我在意大利威尼斯买的,价格忘了,反正很贵。它的下端是仿牛角的鞋拔,中间30厘米长的杆子是木质的,最上面是一个仿象牙的四翼狮子(人家注重生态保护,不用真的牛角和象牙)。不要小看这头翼狮,它被视为传福音者圣马可的代表,威尼斯承受着这位圣人的保护,并以他的标志作为城市的徽章。在威尼斯,翼狮处处可见,雕塑、绘画、手稿……让我惊喜的是翼狮“登”上了鞋拔的顶端。捎走这个鞋拔,就是带走了这个举世闻名的威尼斯象征。
中国的旅游景点也常有鞋拔出售,但是做得如此有想法的似乎没有。图中第二排的鞋拔,是我在兴化水上森林公园门口花40元买的,拔身虽镶嵌有闪亮的贝壳,但是做工粗糙,缺少内涵。
今年年初我去吉安路的法藏寺,访问结束出来,在马路的转角上看到一家专卖洋玩意儿的古董店,一只英国鞋拔静静躺在那里,非常雅致(图前排右)。我问香港老板多少钱。他说750元。
我说一只鞋拔至于卖这么贵吗?他说这个鞋拔手握的部分是银子的,单是这么大一块银子就值750元,更何况它是有品牌的,你看上面刻着“WL”两个英文字母……说着,他拿出一本《英国名牌搜索大全》翻看起来。他说有了,WL有170年历史了。
我说500元吧。他说这个鞋拔至少用了100年了,连下面的鞋拔都是银子的。
我纠正说是铁镀银的,银已经全部剥落了,只剩铁了,你看上面刻着四个英文字母TEEL,那不是铁质的意思吗,银的应该刻SILVER。
老板说你是内行,不要再讨价还价600元拿去。
前几年我到印度旅游,在一家商铺看见一只铜的孔雀工艺品(图四排右),它拖着长长的彩色的尾巴,模样很有灵气。我把孔雀反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只鞋拔,它放在架子上,是一个精致的工艺品,翻过来,就是一枚实用的鞋拔。我很佩服印度设计师的巧妙构思,就买下这个两用的鞋拔。记不得花了多少卢比,反正合人民币三四十元吧。
过去的鞋帽商店除了出售皮鞋布鞋,同时出售鞋拔,我就收藏刻有“何记”和“王记”两家鞋店的铜鞋拔。如今去买高档皮鞋,有时候会也发现鞋盒里奉送精美鞋拔一个。
有的宾馆客房,不但提供拖鞋,还提供鞋拔。图四排左边这个透明的塑料鞋拔,是我在伊朗住宾馆时“顺”来的,从此一直放在我的旅行箱里跟随我去旅游,丢了也不可惜。
我一直以为鞋拔是不上档次的玩意,人们贬低赵本山的长相,说他是“鞋拔子”脸,而不说他是金元宝脸。我一直以为鞋拔是懒汉用的,要穿鞋子了,不愿意解鞋带,把脚的一半套进鞋子,踏住鞋拔,轻轻一滑,鞋就穿好了。没想到有专家认为,鞋拔不但是保护鞋子的器具,还是一种聪明智慧的结晶。
写罢此文,我便到德国去旅游,在吕贝克的一条小街上,突然发现了一只全铜的鞋拔(见单独的照片),它的一头是航海用舵轮。我爱不释手,买了下来,25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50元。我收藏的鞋拔又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