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平时经常会去购买一些老画集。以往,画集中寻找到一些画家的笔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近期在旧书市场上寻觅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珂罗版唐宋时期画集中,竟然发现了文学大家靳以写在扉页上的信札,可谓是意外之喜。
靳以(1909-1959),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作家、编辑家。他原名章方叙,天津人。少年时代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系。20世纪30年代写了许多反映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生活,描写青年男女生活和爱情的小说。40年代目睹国民党破坏抗战,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作品中出现革命的倾向。新中国成立后热情参加文化建设工作和各项政治活动,曾任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1959年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50岁,一生共有各种著作30余部,先后编辑过包括《文学季刊》和《收获》在内的十余种文学期刊。
虽然此次写在画集扉页的上款并不是判断出谁,但是从内容上来看,靳以赠送这本画集的目的是让这位好友能够坚持自己在绘画上探索。其中写道“在绘画上,我是一个大外行。可是一张好画也能把我感动地屏住呼吸。”这部画集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东方书院出版的《日本画大成》中的有关日本收藏的中国唐宋时期的绘画部分,其中不仅有绘画的介绍,更有当时收藏者的介绍,包括非常著名的《捣练图》等等。这对于今天研究绘画源流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封信札的落款时间是1935年6月北平。据靳以女儿撰写的文章中提到,1935年夏秋之时,父亲正在北平潜心编辑一大一小两份刊物《文学季刊》和《水星》,接到天津家中消息:祖母病重。他立即在北平处理完一应杂事,把刊物工作托付给同住在一起的好友巴金,赶到祖母病榻前。这本书应该就是这个时候购买的。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的背后还有当年北京东安市场中原书店的签条。
北京王府井的东安市场,是引无数读书人回忆的地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安市场,是许多店铺的组合,特别是为书摊的集中地。爱书人最常逛,回忆里最多的就是它。萧乾、张中行、谭其骧等多位老先生的回忆录里提到过,说它是琉璃厂之外读书人的第二个乐园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