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百姓同乐』
白子超
  白子超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孟子·梁惠王上》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梁惠王下》

  引言一是孟子对梁惠王所说,引言二是孟子对齐宣王所说。限于篇幅,仅引局部。

  梁惠王站在池塘旁边,顾盼着鸿雁、麋鹿,问孟子:品德高尚的人也喜好享受这种快乐吗?孟子答: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享受这种快乐,不贤者即使有这种快乐,也无法享受。《诗经》上说得很清楚,周文王用百姓的力量兴建高台、池沼,百姓却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灵台,把那个池沼叫灵沼,因为其中有麋鹿、鱼鳖而喜悦。周文王与民同乐,所以他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夏桀与周文王相反)。《尚书·汤誓》就记载着百姓的怨歌:“太阳啊,你什么时候才消灭呢?我情愿和你一起灭亡!”夏桀害得百姓盼望与他一起快点死去,他纵然有台池鸟兽,难道能够独自享受吗?

  孟子问齐宣王:听说您喜欢音乐,有这回事吗?齐宣王说:我不是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世俗的流行音乐。孟子说:您非常喜欢音乐,那齐国就差不多有希望了,今天的音乐由古代的音乐而来,都一样。齐宣王问其中道理,孟子却转移主题,反问: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快乐,还是跟别人一起欣赏快乐?齐宣王说跟别人一起欣赏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欣赏音乐快乐,跟多数人欣赏音乐也快乐,哪种更快乐?齐宣王说跟多数人欣赏更快乐。于是,孟子乘机说道:假如大王您奏乐,百姓听到后都觉得头疼,皱着眉奔走相告说,我们大王这么喜欢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苦到这般境地呢?百姓这样厌恶、痛恨,就是因为大王您不能与民同乐。再作一个假设,大王您奏乐,百姓听到后都很高兴,面露喜色奔走相告说,我们大王很健康,要不怎么能够奏乐呢?百姓这样关心您,就是因为您能与民同乐。现在大王您只要与民同乐,就能称王天下了。

  梁惠王也好,齐宣王也罢,追求高高在上的优越物质生活和心理享受,与其他国君并无两样。孟子抓住一切时机,由欣赏园林和音乐这些具体问题出发,围绕快乐这一主题,启发、告诫君主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私欲,亦不能局限于个人周围的小圈子,而要与民同心、同乐。同时,提升到“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高度。孟子另一次见齐宣王时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明确告诉国君们,他们梦寐以求的称王天下,是要靠与百姓同心同愿,与百姓共乐共忧,才可达到。

  显而易见,从孟子的仁政思想来看,“众乐乐”“与百姓同乐”应是其仁政社会的一种必然局面。换句话说,仁政社会就是执政者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社会,就是民众生活幸福、心情快乐的社会。

  孟子名言甚多,本文所述又是一种,至今仍活跃在人们的口中和笔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营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拯救小米
『与百姓同乐』
童年的一次出行
浪漫的夜排档
再见,我的初中生活
书法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与百姓同乐』 2016-07-25 2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