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夜市火爆,古城的大排档虽“不登大雅之堂”,却也沾上了几许浪漫气息。
我去的那条街在西安中心城区,管理十分规范,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街把夜排档分割成两部分,街北为汉民区,摊位上堆满新鲜菜蔬和特色小吃,品种多达数百种;街南为回民区,各种串炸烧烤“大聚会”,呈现浓郁的西北风情。无论街南街北,处处门庭若市:有的呼朋唤友结伴而来,包下一张圆台面,点上几道家常菜,再添一扎冰啤酒,彼此举杯互祝笑语喧哗;也有图清静的单身客,觅一个墙旮旯儿,挑一份红豆涝漕,独个儿细细品味其乐融融。
夜排档并不拒绝“白骨精”,在路边停靠的助动车、摩托车中,时而可见自备车的身影,潇洒的“成功男士”携情侣出入摊档,脸上绝无半丝鄙夷或屈尊的神情。与普通食客不同,他们吃烧烤吃出了“情调”,海鲜烤好后,男士自己不吃,却送到了情人嘴边,边送边深情地凝视对方。邻座有对老夫妇也来“轧闹猛”,学年轻人样点了一些烧烤,还没吃已是满头大汗,老汉赶紧抽出纸巾,轻轻给老伴抹去额上的汗珠,他们互敬互爱的模样着实令人生羡。
街角有个卖玫瑰的小男孩,座中一“成功男士”向他招招手,从满篮的花中挑出一枝,递给身边的女友,女友接过花,贴在鼻前嗅了嗅,笑盈盈的脸上泛起两朵红云,与手中深红色的玫瑰相映成趣。
这条街上最快乐的还是那些假期打工的大学生,他们把夜排档当作接触社会的第二“课堂”。一个女学生捧着点歌本,在食客的要求下,动情地唱开了陕北“信天游”;几个“披头士”打扮的男学生,一边拨弄吉他,一边扭臀摆胯,跳起了节奏明快的现代舞。在不足百米的间距内,吹笙的、品箫的、拉手风琴的……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目睹此情此景,我忽然觉得,这些街头“耍艺人”的幸福指数,恐怕要远高于终日为名利所累的锦衣玉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