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形”过敏及时就医是关键
邹鑫滢
  全球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患者群体达世界总人口的两至三成。仅在中国,就有约2.7亿人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但大部分国民对过敏性疾病缺乏认知,对过敏病症的判断和诊治意识皆较为薄弱——在47%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中,仅有13%的民众对病症进行过确诊。

  相关调研显示,多数患者不了解或不重视自身的过敏情况,常有“误把过敏当感冒”或“不把过敏当病治”等判断误区。更有患者认为过敏不是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不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有时会导致原本的疾病恶化,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疾病,影响个人健康。

  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以吸入式(如花粉、螨虫等)和食入式(海鲜、牛奶等)为主。但过敏成因复杂,除常见外界因素外,遗传因素亦不容忽视,因此到医院进行特定的检测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有些患者的过敏性疾病是由遗传、免疫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发病原因较复杂,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才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确认自己的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避免过敏反复发作的第一步。及时就医,根据病情不同针对性地进行规范治疗。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并进行有效专业的治疗亦是抵抗过敏的关键所在。

  目前抗组胺药物是针对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用药。市场上的口服抗组胺药物主要分两代,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品具有较轻的中枢镇静作用,较少引发嗜睡等反应,对工作和学习影响较小。常见的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包括氯雷他定、咪唑斯汀、西替利嗪等。          邹鑫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营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酷热三伏调养有道
酒精肝呈年轻态 预防治疗两手抓
“隐形”过敏及时就医是关键
从均衡每一餐开始管理餐后血糖
比“超级细菌”难“治”的是抗菌药滥用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2“隐形”过敏及时就医是关键 2016-07-25 2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