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梦开始的地方
30年前,袁磊和他的小伙伴们在1987年的第二届新民晚报杯上夺冠。如今,还是这样一群人,又因为足球重新聚在一起,追寻过去的青春,回味年少的记忆。
作为复旦附中87级第一批足球特长生,初三暑假时袁磊加入了校足球队,在教练郑芒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代表复旦附中连续出战了四届新民晚报杯,一直名列参赛队伍前三甲。据袁磊回忆,当时的新民晚报杯是7人制比赛,分专业组和普通组两个组别,先区赛后市赛。与本届“安吉物流”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的决赛在虹口足球场不同,30年前新民晚报杯冠亚军争夺战的经典时刻发生在江湾体育场。“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站在江湾体育场主席台领奖的时候,真的倍感光荣!”直到今日,回忆起来他依然非常激动。“之前从来没有登上过江湾的主席台,所以十分兴奋。”他说,“新民晚报杯是我踢球以来,第一次正式参加的足球比赛。首次比赛夺冠,让我更加喜爱足球,觉得我们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30年后续前缘的平台
出生在体育世家、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的袁磊,如今除了每周一、周四给学生上课踢球外,还固定在每周日带儿子、体院家属和老同学们租借场地踢两个小时足球。从最初在复旦到后面回到体院,球队人员虽然进进出出,却也一直保持在20人左右,周日踢球的活动一坚持就是20年。
在本届比赛元老组报名即将结束的时候,袁磊打来了咨询电话,希望能够给他一个机会,让老同学们一起重返球场,再次感受当年踢球的感觉。“我之前带过的学生告诉我今年新民晚报杯有元老组比赛,他们打算报名,问我要不要组个队参加元老组,我想了想觉得这个组别非常好,正好适合我们这种老队员。”
随后,袁磊便开始联络曾经踢球的伙伴们。“大家都非常地积极,但组建队伍还是有不少困难的。有的同学在外地,大家也都上班,时间上可能也不太允许。”即便如此,在袁磊组建的球队中,还是有从深圳、芜湖飞来上海,特地参加比赛的老同学。虽然一起训练很难,但能聚在一起踢球,已经令袁磊和伙伴们十分开心。
谈起为何再次参加比赛,袁磊说:“心情真的蛮激动的,到我们这个年纪平时就是以玩玩为主,正式比赛不会去踢了,因为对晚报杯有这样的情感在,所以报了名。这里面有我们的记忆。”他饱含深情地表示,“外面业余联赛很多,之所以特意来报新民晚报杯的元老组,肯定是有情结、有回忆在其中的,输赢真的是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的情怀。”
虽然并不看重结果,袁磊还是会在带儿子练球的时候,也会顺带练习,认真准备比赛。“足球就是享受快乐,到时候我肯定会带儿子到现场看自己踢球。希望他以后也来参加新民晚报杯,而且也能夺冠!”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