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是个爱思考的人。尤其对于篮球,他想得很多,也想得很深。
里约奥运会开幕前,我有幸采访了他。应我的要求,他在回顾了四次参加奥运会(三次参加篮球比赛,一次以嘉宾身份参加)的往事后,谈起了中国男篮与世界一流强队之间存在的三个差距。
“哪三个差距?”我问。
“第一”,他说:“在身体素质上。我们有很多技术看看不错,但是一遇到高水平的球队,在强对抗的比赛中就都用不上了。所以我们要训练出更强壮的体魄。实践证明,缺少强壮的身体,很难打好比赛。”
这是他多年征战NBA的深切体会。如果姚明没有一定的高度,身体不够强壮的话,是很难与那些世界球星相抗衡,造成威胁的。
“那第二条呢?”
姚明说:“第二条就是中国男篮若想赶上或达到世界一流强队水平,就必须从基础抓起,比如搞好联赛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质量保证和整体结构等。此外,还要抓好学校的体育课、青少年训练班、办好体育学校等。”姚明强调说:“如果把这些都做好了,国家队不会差。”
说到这里,姚明停顿了一下后,接着说道:“我认为除了上面两条之外,还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我们需要一代有文化的运动员。因为文化能帮助一个运动员更好地成长,在比赛时能更好地适应和判断,更好地领悟教练的意图和队友们默契配合,更好地学习和吸收人家的长处,补自己的短板。”
“同时,文化还能够使运动员养成一种清高的傲骨。”姚明解释说:“这不是说我们要骄傲,而是希望我们的队员要有一些清高的气质,需要有底线和理想。”
这句话说得真好,有文化决不仅仅是多读几本书,多识几个字,有文化也决不仅仅表现在比赛时,能更好地领会教练的战术意图,姚明说的有文化的真正涵义是,中国篮球队员必须要恪守做人的道德底线,要有一种有志男儿应有的家国情怀,更要有一种为国打球,为民争光的崇高理想。因为中国男篮的12名队员,就是中国十三亿人民的代表。全世界就是先从他们及其他运动员的言行举止上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
最后,姚明还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要有一代有文化的运动员,是为了将来我们能够拥有一代有文化的教练员。“我觉得中国篮球不缺少各种各样有天赋的运动员,但是缺乏优秀的教练员,我担心今后很少有像宫指导这样的好教练。没有好教练,就像学校里没有好教师一样,再优秀的学生也无法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
姚明说的差距,其实就是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就应该对症下药,中国篮球才会更上一层楼。篮球如此,那么,中国足球呢,我想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