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音乐专家忠告家长“切莫有太多的功利心”
~~~音乐专家忠告家长“切莫有太多的功利心”
~~~音乐专家忠告家长“切莫有太多的功利心”
~~~音乐专家忠告家长“切莫有太多的功利心”
~~~音乐专家忠告家长“切莫有太多的功利心”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学生学乐器非要“强迫”吗?
音乐专家忠告家长“切莫有太多的功利心”
王蔚
  李坚,著名钢琴家、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从今年8月份开始一直到明年2月,他将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10大城市开展“柏斯音乐30周年·李坚钢琴兵团巡演”,其实就是普及钢琴知识,让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能近距离欣赏到高雅音乐。临行前,李坚和他的团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提出了建议,尤其是忠告渴望迈入音乐殿堂的孩子们切莫有太多的功利心。

  学音乐主要是陶冶情操

  “不同于以往的钢琴音乐会,本次巡演将采用4台钢琴16手联弹与14台钢琴56手联弹交互呈现、钢琴与打击乐完美配合的形式,这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考验演奏者的基本功啊。”李坚说,钢琴演员大多有“童子功”,即从小练就的纯熟技艺,当手指如魔棒飞舞,音符如天籁落下。李坚是5岁开始学琴的,他说,父母从没有逼过他,更没有因学琴而采用过棍棒教育方式,“这是完全不对的,孩子学琴怎么可以打?这既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更是对他们兴趣的泯灭。”对于学琴乃至学音乐,李坚说,家长要弄明白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要走音乐专业道路、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真正的天赋、学音乐是想成名成家吗,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清楚,不仅孩子会学得很辛苦,家长也会平添各种烦恼。有的孩子明明在理工科方面很有兴趣、很有特长,那么,对这部分孩子来说,学音乐就是陶冶情操,属于锦上添花,急不得、逼不得,更没必要一定要把他们逼到非要考级、非要考专业这一条道上。

  学弹琴不仅是为了考级

  上海乐器协会副秘书长吴福海认为,孩子可以5岁学琴,也可以6岁学琴,再晚点也行,但现在家长们往往忽视一个问题,就是在开始学琴、学音乐之前应该让孩子有一个音乐节奏的启蒙教育期。比如,想让孩子5岁学琴,那么应该在之前的4岁左右,就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接触点音乐,比如听听歌,学会欣赏曲子,培养他们从音乐中获得美感的快乐。因为,节奏感、乐感以及高音、低音的识别力等素养,是进入音乐学习殿堂的重要起步点。除此之外,在孩子们的学琴之路上,还会遇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一旦考完了10级,仿佛就“毕业”了,可以再也不用练琴了,这是十分功利的,也是与音乐学习完全背道而驰的。“我们会时常举办钢琴大赛,也常常会发现像复旦、同济等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学生问鼎奖杯,而且他们的钢琴素养甚至还要好于一些音乐专业的学生。一了解才知道,他们即便是读了高中、上了大学,都会在业余时间里把弹琴作为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不仅仅是为了考级而学琴。正是这样一种抛开功利的学琴,才让他们终身受益。”他说。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9天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迎接“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专版
   第A22版:上海市迎接“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中小学生学乐器非要“强迫”吗?
首届教研创新论坛举行
4.1万名长期留学生在沪求学
百余名儿童将与爱心大使面对面交流
广告
新民晚报校园内外/新民教育B02中小学生学乐器非要“强迫”吗? 2016-07-27 2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