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阵父子兵
陈志云
  陈志云

  儿子酷爱足球,对于世界各国的球队、球员如数家珍。他所在的文来中学足球队获得了2015年的上海市新民晚报杯赛初中组冠军,我想这是与他从小的耳濡目染与家庭熏陶息息相关的,因为他的父亲,也就是我,是一名自1988年开始连续参加新民晚报杯赛3年的老球员。

  看到儿子现在的比赛环境和参赛条件,与我们当时真的不可同日而语,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当年我也是儿子现在一般大小,每天放学后必然和同学们奔向操场踢球,甚至课间休息去触碰那么一小会儿也是感觉开心异常。然而当时学校、家庭、社会对于孩子踢球的支持度不高,甚至还有踢球没出息的说法,严重打压制约着我们的足球激情。

  记得在初一的暑假里,听闻区体育场有报名参加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的消息,我们几个铁杆球员就嘀咕着想去参赛,打听下来报名门槛不高,从没参加过正式比赛的我们一时喜出望外。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开赛,比赛时我们这群草根球员却是洋相倍出。

  首先上场时裁判第一件做的事是要区分双方球员,因为我们没有统一的球衣,最后往往是以一方反穿衣作为双方队伍的识别,然而衣服颜色的纷繁还是制造了很多麻烦,往往会把球传到了对方脚下,场面极其混乱。其次参赛的球员也是无法保证上场,在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时家长根本不考虑我们的足球赛因素,临开场了主力不到位的情况司空见惯,临时只能拉上啦啦队同学凑数,结果可想而知。同时炎热酷暑,比赛完了没有任何饮料解渴降温也是头疼的事,我们没有目前流行的赞助商,只能几个人七拼八凑些压岁钱才买了点清凉饮料维持。在比赛中,一个同学被踢伤后,家长不允许他再参赛,哪怕伤愈他也没再来。在各种情况频发阻力不断的情况下,那一界杯赛我们在没有任何成人帮助下是全程参与了。在我们此次参赛的影响下,后续几年其他班级类似我们的参赛队伍参与新民晚报杯赛的也是越来越多。

  现如今看儿子踢球的装备让我羡慕不已,印有名字的球衣、鲜艳的长筒球袜、坚固的护腿板、针对不同场地的球鞋、轻薄保暖的外套,我对儿子说:“你们的装备看上去就如同世界顶级俱乐部一样的。”儿子的回应却是不以为然的。当然他不知道当年爸爸踢球时的窘迫,他也无法想象我们当时参赛的艰辛,同样当时很多人没办法理解我们那些孩子对于足球热情和足球梦想其实和现在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这是支撑我们走过来的力量。谈到足球不得不说这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有时看球我还是会骂娘,有时甚至对于国足也是灰心不已失望至极,但是搞不明白的是有了重大比赛依然是那么的焦虑和冲动,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对于足球的喜爱和激情已经不知不觉传承了下去,中国足球不是眼前的苟且,我想它还有诗和远方。我想说:儿子,冲冲冲!

  十日谈

  我们的世界杯

  父辈们都是厂里的铁杆队员,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4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紫金山下
香港的小朋友
有朋自上海来
大暑大热
夏日偶得(两首)
上阵父子兵
新民晚报夜光杯A25上阵父子兵 2016-08-05 2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