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校长不讲人情,还是家长太矫情?近七成英国网友站在学校一边,因为校服在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校园大问题。
尽管英伦风校服在中国受到追捧,但在英国学生看来,英式校服继承了难看、平庸等诸多特征。他们变着法地改造校服,靠服装的标新立异拉帮结派,听话的孩子反而成了挨欺负的异类。校服引发的校园暴力在英国屡见不鲜,2008年伦敦一名14岁男生就因为校服被另外几名学生刺死。统一校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家境的差距在衣着上显露出来,避免学生拉帮结派,放松对校服穿着的规定只会弱化这层含义。
将未能遵守校服规定的孩子打发回家也许太过简单粗暴,但既然学校做出规定就应该遵守。学校本就是要在孩子进入社会前,把他们教导成遵守基本秩序的成年人,针对校服的规范只是“初级教程”。那群堵在校门口与老师争辩的家长其实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也有人认为,年轻人不应当循规蹈矩,要学会质疑权威,只懂得服从的人很难成为领袖。但是他们没有告诉孩子,领袖也要遵守基本的社会秩序,不然只会被社会所弃。
孩子穿错衣服受惩罚,需要负责的其实是家长。校长泰特表示,校方早在7月就将校服要求公布在学校网站上,家长与其为子女打抱不平、浪费孩子读书的时间,还不如带孩子回家穿上正确的校服。至于有些家长搬出“为什么去年可以穿,今年不可以”这个问题,只能说学校本就是规则制定者,有权修改规则。对于那些在开学第一天就被“赶出”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必须知道,在校园里有决定权的、应当服从的是校长和老师,而不是家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必须给“固执己见”的泰特校长点赞。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