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筑师心中的美丽乡村
当代青瓷艺术馆(隈研吾设计)
青年旅舍和设计酒店(安娜设计)
  参加双年展的建筑师来自中国、美国、哥伦比亚、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和越南。其中很多人都在世界各地的乡村留下过经典的作品。建筑师心中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样子?他们对中国乡村又有怎样的期待?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正面临巨大的环境及资源压力。城市发展迅速,人们来到这里寻找‘美好生活’。中国有机会成为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典范,但这需要从乡村建设开始;当代文艺复兴,将要在那些至今还留存着地方传统、传承着原始文明的中国乡村兴起。我能想象中国未来的乡村生活,它在环境与发展、传统与创新、文化与商业中平和发展。”

  ——意大利建筑师马儒晓

  “比起城市,在农村举办这样的双年展更有意义。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中国的乡村正依照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进行建设,而非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其他国家应该都已经察觉到中国强调要发展城市化建设,人们将聚集到城镇追求城市生活,但是,我也看到他们的兴趣与价值已经开始转向乡村生活。中国有如此多样的文化与地貌,每个区域都需要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去重新吸引观众。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文化、技术,都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我有很多正在进行中的项目,都涉及地域特色。”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将从其他建筑双年展中脱颖而出。竹通过自身所蕴含的巨大设计潜能,变成富有魅力的建筑材料。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使用竹来作为建筑材料的国家,双年展将告诉世界‘竹’要成为中国的代表性建筑材料,引领环保、独特的建筑趋势;这是龙泉的一个转折点。”

  ——韩国建筑师Young Chul Jang/Sook Hee Chun

  “竹,是中国的典型材料。我从宝溪的乡村风景、山川、乡民、动物、空气、竹林等自然美景中获取灵感。我要向世界呈现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化宝溪,它在大自然的祝福中衍生而出。同时,我认为,宝溪将会成为全球‘再造魅力乡村’的典范。”

  ——日本建筑师前田圭介

  “建筑师的责任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影响更多人改变他们的思维及行为。建筑源于自然,它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将无限接近自然,归于自然。”

  ——越南建筑师武重义

  “宝溪的竹建筑,但愿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地势,依照风俗,突破效用,摒弃式样,做到建筑设计的根本。用一根竹一块木一方土,为建筑正名,依照一礼一俗来为建筑解释,真正构建成房屋的并非是材料,而是一乡的气韵。” 

  ——中国建筑师杨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6版:45公里双桥滨江记行/浦东篇
   第A07版:45公里双桥滨江记行/浦东篇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风尚
   第B02版:潮事
   第B03版:新视界
   第B04版:新视界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家装之窗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B09版:家装之窗
中国的乡村不应该只有农家乐
筑梦乡村
建筑师心中的美丽乡村
新民晚报新视界B04建筑师心中的美丽乡村 2016-09-30 2 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