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票“打擂” 台上台下都过瘾
虽是“百姓舞台·百姓唱”的新年联谊会,但沪上各大票房都派出实力不俗的选手参演,高手同台难免有打擂的意味。当日,台上的演员们个个铆足了劲,拿出压箱底的绝活超水平发挥。
一曲“雄心壮志冲云天”唱完,丁正阳显然还未从表演状态中抽离,这个平时略显严肃、行事严谨的法官,只有在京剧舞台上才会展现其性情的另一面。10年前,丁正阳到北京出差偶入“茶馆”,看到跟自个儿一样的戏迷在乐队伴奏下唱得有板有眼,就动了心。回到上海,她就开始找可以唱戏的票房,114查号码一个电话打到逸夫舞台,便开始了漫长的票友经历。如今,丁正阳不只会来“百姓舞台”等地客串,她和同好们还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海上亦社”。
听了闻晓明的一段《智取威虎山》,在侧幕边守着想和他聊聊,却转眼就不见了人影。原来他不只唱,还是这场联谊会的“大总管”。既要调配人手、提醒出场、还要应变各种突发情况,忙得脚不沾地。他羞涩地说:“有人在上面唱,自然也要有人在下面张罗。我空着就上面下面兼顾。”他原是金山石化总厂一名普通工人:“就是早先插队落户时候,人家学会了打牌,我就学会了京剧。”
当日的联谊会,有20多个票友上台献演,最远从常州坐火车赶来。而台下的座位也是分外紧张,有观众一早就从崇明出发,带着干粮和水前来。
“百姓舞台” 角儿为百姓搭台
“百姓舞台”是著名京剧演员李军在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落户佳都大厦后创立的。佳都剧场的前身是个放映厅,李军接手后在政府有关部门、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的扶持和资助下,将放映厅改造成了小剧场。李军自掏腰包近70万,为剧场添置了灯光、音响设备,完善其剧场功能。开业后的佳都剧场每逢周二免费向老百姓及戏迷开放,提供免费的舞台、灯光设备乃至茶水,只为能让票友们体验一把“粉墨登场”。
创立“百姓舞台”源于一个微小的念头,就是圆票友们登台亮相的心愿。李军说:“上海大大小小300多个票房,大多数都只是在屋子里自娱自乐,很多戏迷票友做梦都想登台扮一回。可有许多人票了半辈子戏,却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就觉得,要唱给老百姓听,也要鼓励他们自己唱,有了参与感才会更好地推动京剧。”
据悉,周二免费开放的“百姓舞台”很快在沪上各大票房累积了声誉,这里还举行过沪剧、越剧甚至黄梅戏的票友演出。现在,“百姓舞台”已经成为沪上戏迷们的聚集地,各大票房以能登上“百姓舞台”唱一出为荣。很快,彩唱的比例渐渐提高。李军也借助好友的力量,给他们找了许多戏服,让戏迷们更好的过戏瘾。
剧场开业初期,李军经历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从没剧场运营经验的李军,最初以每周7000元的速度往里贴钱,但没有动摇他为百姓搭台的信念。这份初心和“百姓舞台”给予戏迷的实际帮助,带来了社会反响,在区政府及文化基金的资助、剧场影响力逐渐打开下,终于形成了以租场养公益的良性循环模式。
如今,各项资助和租金收入不但能将剧场开销打平,还有余力支撑起免费的“百姓舞台”。“百姓舞台”还要加开“月月演”彩唱专场。李军说:“戏曲推广不止是演员努力,也要注重土壤的培养,将舞台还给老百姓,让戏迷帮着传递戏曲魅力,改变大环境才能让我们传统艺术精髓代代流传。”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