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朋友,就要留心了,这也许是一种心理问题——躯体变形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对想象的或轻微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即使拥有正常的外貌,但他总是会觉得自己丑陋或某个部位有缺陷。这种观念不仅给个体带来痛苦,还可能引起职业、社交等功能损害,如反复整容、因自觉丑陋回避社交活动等。躯体变形障碍在人群中的总患病率为1%-3%,该类病人因为“缺陷”常至皮肤科、整容科就诊,因此这两科的就诊病人中躯体变形障碍所占比例高达15%!
躯体变形障碍虽然属于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范畴,但由于患者缺乏自知力,常常延误诊治,如果不及时治疗,该病可发展为妄想性障碍,比如坚信别人嘲笑自己针对自己等,导致社交活动进一步减少,社会功能不断退缩,甚至会导致自杀,其后果严重程度远超常见神经症的结局。因此,一旦出现了对外表的过度关注并导致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就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有的人会发展为疾病呢?有文献总结了影响该病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少;曾受到他人对自己外表的负面评价;因外表而遭遇挫折,如因眼睛较小被舞蹈队淘汰;受外界媒体影响,如网红脸被视作“美”的代名词;个性特征,如低自尊、自卑、在意他人评价、希望得到别人重视和赞美等。
躯体变形障碍会带来严重的功能损害,遗憾的是,大多数病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如果身边的朋友有以下表现,要规劝他(她)及早到医院就诊:1. 有体像不满,即反复表达对自己外表的不满意,虽然不影响正常生活,但仍过度观察;2. 花大量时间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缺陷”;3. 反复抠挖自己的皮肤;4. 反复求诊于皮肤科或整形科。虽然多次整容,但仍觉“缺陷”存在,并认为医生治疗或手术失败;5. 男性用帽子掩盖自己的缺陷,女性长时间化妆来掩饰;6. 因外表“缺陷”而闭门不出甚至自残。
梁韵淋 骆艳丽(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