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项目”各取所需
消息人士称,2015年4月6日至10日,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的6名官员访问韩国陆军军需司令部,就回购部分俄制装备进行接洽。2016年9月3日,俄军事技术合作局向韩国国防事业厅提交询价书。
韩国《东亚月刊》称,1990年9月,韩国与苏联建交,当时苏联希望韩国提供30亿美元贷款,而韩国卢泰愚政府在1991-1993年间陆续提供了14.7亿美元贷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无力偿还债务,1993年8月,韩国主动提议用实物贸易了结,重头戏是引进俄制武器。1995年,韩国总统金泳三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棕熊项目”的协定。韩国通过该项目引进T-80U坦克、BMP-3步兵战车、单兵反坦克导弹、“针”式防空导弹等四种装备,抵消掉2.1亿美元债务。2003-2006年韩俄实施第二宗“棕熊项目”,韩军引进T-80UK指挥坦克、BMP-3步兵战车、反坦克导弹、海鳝级气垫船、伊尔-103教练机、卡-32直升机等六种装备,抵消了5.34亿美元债务。
总体来说,“棕熊项目”让韩军对朝鲜惯用的俄式武器有了直观了解。同时,韩国军方还对部分装备进行拆解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K2坦克和K21步兵战车。两种国产战车投产后,俄式战车便逐渐归入二线,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性能落后,而是零件和弹药难以购得。
正当韩国军方为这些俄制武器的零部件来源挠头之际,2014年,俄方提议回购包括80辆坦克和70辆步兵战车在内的580件武器和备件,价值14亿韩元。韩方则提出俄方可以通过供应167项零件来“销账”。俄《消息报》称,塞浦路斯和也门等国对T-80U坦克和BMP-3步兵战车等装甲车辆需求不小,而韩军列装的此类俄制车辆很少使用,俄方回购后翻修转卖仍能获利。
韩国引进“敏感技术”
从“棕熊项目”开始,韩国就尝到引进俄制武器的甜头。数年前,俄总统普京访韩,双方就偿还剩余贷款问题进行探讨,甚至进展到发起第三宗“棕熊项目”的地步,后来因为韩国坚持剩余债务必须有一半用现金偿还,导致谈判失败。但韩俄军事技术合作却在另一个层次迅速推动,那就是合作开发导弹武器。
1999年9月29日,韩俄达成导弹技术合作协议,韩方支付首笔280万美元专利费。2001年2月23日,韩国国防部以美制“爱国者”防空导弹报价虚高为由,要求美国雷锡恩公司提供合理价格,如果不成,就将自行研发新型防空导弹。2005年4月22日,韩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军事技术转让和军工合作协议备忘录》以及《共享飞行情报与设置紧急联络系统的协议》,俄罗斯承诺为韩国提供防空导弹研发技术。随后,韩国从俄罗斯金刚石-安泰空天防御企业集团所属的火炬设计局引进了S-400防空系统的9M96E导弹技术和火控雷达技术,成为韩国研制国产“铁鹰-2”防空系统的技术基础。2006年,韩国完成“铁鹰-2”的第一阶段研发工作。2010年7月,韩国完成“铁鹰-2”的第二阶段研发,并进行了试射。
前韩国驻俄武官尹钟九表示,在重大武器项目引进上,韩国政府对俄制武器简直达到“膜拜”的地步。韩国国防研究所就认为,如果按照既定的技术合作脉络,韩国发展“铁鹰-2”中程防空系统和“天弓”远程防空系统,构成“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就足以满足韩国防空反导的需要,还能显著节约国防预算。
“积极合作”另有所图?
韩国军事专家朴秀灿指出,长久以来,美国一向以“共同防朝”和“联合作战”为幌子,逼迫韩国无条件地引进美制武器,美其名曰“实现互操作性”,可是许多花费巨资买回来的美制武器却不是韩国所需要的。“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驻韩大使馆的电文称,2000年,韩国空军计划引进4架预警机,在美国大使的游说之下,韩军不得不放弃从以色列引进G-550“海雕”预警机,改为向美国波音公司购买大而无当的E-737“和平之眼”预警机。
《韩国日报》分析,尽管美国把韩国军火市场视为禁脔,但俄罗斯巧妙地利用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继续在韩国国防事业中扮演特殊角色。该报展望,不排除韩国先天不足的国产隐形战斗机项目(KF-X)搞不下去,寻求俄罗斯的支援,要知道韩国从美国引进F-35的合同不包括技术转让。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官员表示,2016年9月22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战略企划部长郑安浩与俄军总参作战总局副局长维佩特洛夫举行军事交流会议,重点讨论双方开设空军直通电话以及技术交流等问题,这让外界产生诸多联想。
韩国《时事周刊》称,考虑到当下中俄两国全都反对韩国引进美国“萨德”反导系统,韩国政府却强硬坚持要在2017年5月前完成“萨德”系统部署,为了分化中俄立场,韩国有意与俄罗斯展开“积极合作”,使之软化态度。 黄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