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年两头春”不吉利?~~~
“一年两头春”不吉利?~~~
“一年两头春”不吉利?~~~
“一年两头春”不吉利?~~~
“一年两头春”不吉利?~~~
     
2017年01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两头春”不吉利?
为“避凶”闪婚需慎重
王蔚
  昨天刚喝完腊八粥,离2月3日立春还有近一个月。“结婚?”“还要赶紧?”只因为2017丁酉鸡年会在年头年尾都逢立春,民间有传言“不吉利”,所以,想结婚办喜事的,要么趁早要么推迟。如此说法,信还是不信?

  “双春”也能寓意喜事

  “这是典型的老法里的说词,所谓双立春多为‘凶年’,吓得有些民间百姓办喜事也要回避。”民俗专家、嘉定区博物馆副研究员陶继明说,这种忌讳并无多少科学性,事实上,民俗的东西有许多也不一定能探究出多少道理来,包括有些代代传下来没什么文化含量的习俗、习惯,现代人反其道而行,也照样过得很潇洒自在。 

  据陶继明介绍,“一年双春”在历法上是很普遍的。双春年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中国的历法在阴历和阳历之间有11天的偏差,于是在阴历中出现了“闰月”,来弥补这个时间差。双春年一般在闰月年出现,如即将过去的2016年丙申猴年是从2016年2月8日起算,2016年2月4日为立春,而下一个立春在2017年的2月3日,已进入了丁酉鸡年,所以上一个猴年便“无春”,而2017年丁酉鸡年的正月初七、腊月十九都是立春,则又出现了“一年两头春”的现象。 

  陶继明说,至于“双春”不宜结婚,至少从历法上来说并无依据,相信了就相信了,不相信也就不要去信它。但“双春”之“双”,为什么不能寓意着逢双成喜、成双成对这么吉祥如意之事呢?

  婚姻破裂岂能怪历法

  “因为要躲避双春年之‘凶’,所以民间就会有些人想趁这几天农历鸡年还未到,赶紧把婚结了。是否有必要抢时间,需要新人们多斟酌。”在陶继明看来,民俗中的确有春节大年初一、初二不办喜事的流传,一般是初三后才操办婚事,而且元旦后至春节前这段时间也历来是婚嫁的高峰。“这个习俗是有一定道理的。最简单的判断就是以前没有冰箱,采购婚宴的食材也不如现在方便。元旦至春节前天气还比较冷,储存食物不易变质,而过了春节,特别是春节在立春之后的,天气转暖了,大摆宴席就会遇到食材采购、烹制等问题。”他说,这样一种看似元旦后扎堆结婚的习俗,与是不是双春年并没有必然联系。 

  民间还有一种颇为奇特的说法,认为双春年“一年闹两春”,容易红杏出墙而导致婚姻破裂。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王裕如教授认为,赶时间扎堆结婚或相信迷信要躲避所谓“凶年”而推迟结婚,都不太可取。现代人婚姻易生变卦,与历法节气全然无关,它是有综合因素的。“现在婚与不婚没了压力,离与不离也没有多少压力,甚至婚姻也与住房、衣食关系不再紧密了,婚姻的基础就变得不太稳固,以至于‘朝婚暮离’现象也时有发生。殊不知,现代人对婚姻的慎重同样是必需的。”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大网购专版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为“避凶”闪婚需慎重
跑步锻炼有益身体 保护膝盖不可忽视
群艺馆成立60周年 “小邻”送您纪念品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10为“避凶”闪婚需慎重 2017-01-06 2 2017年0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