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生态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生态优先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可续发展~~~
生态优先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可续发展~~~
生态优先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可续发展~~~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优先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可续发展
申城推进1.8万亩生态廊道建设
王棚 金旻矣
  要为市民建造森林公园、郊野公园,首先需要建成生态廊道。2016-2018年,上海林业政策中增加了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以此增加森林资源的总量,增强市民获得感和感受度。这些生态廊道,兼顾景观和游憩功能,是百姓举家出游的好去处,也为公园和绿道建设奠定基础。

  以园林手法造廊道

  生态廊道,是指市域放射状通畅性廊道,隔离城市组团并实现与城乡生态空间互联互通,以森林为主体,具备生态和社会功能的绿色网络体系。根据上海的造林实际情况,生态廊道主要建设在沿海沿江地区、骨干道路河道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区周边等范围内,通常面积在50亩以上,林带平均宽度不小于30m。

  生态廊道以园林的手法和理念造林,要求造好景,即采用色叶树种、植物造景,乔木为主搭配灌木,营造地形、配置适当水系。同时要留好空间,即道路、将来建造设施和市民活动的场所,通过种植合适的树苗留好空间。

  因地制宜选择树种

  生态廊道的建设,要遵循四大原则,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可续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周边生态环境状况,优先保护水系(湿地)、绿地、林地、农田及乡村自然风貌等当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结合周边原有地形地貌、乡村风貌和现有林地等构建安全、稳定的区域生态格局。根据各区情况,或在受污染和破坏严重的土地上恢复生态环境,或重塑乡村原有风貌,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科学选择适合树种,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合理引入优良的外来树种,丰富本地区物种。

  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廊道的建设以持续发展为前提、永续利用为目的,保护原有林业自然资源,加速人工林向自然生态风景林的演化,形成更健康、稳定的森林群落。

  正推进建设1.8万亩廊道

  目前,申城正在推进约1.8万亩生态廊道建设,已有一批生态廊道陆续建成。

  比如,浦东新区合庆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趋显现,从早年备受羡慕的宜居之地,到如今河道与水体污染、空气异味等日益严重。为此,浦东新区在合庆镇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西侧开展生态廊道建设。

  合庆镇生态廊道位于以南张家浜、规划凌白公路以北、污水处理厂红线边界以西、污水处理厂扩建红线以东,规划区域面积共约2365亩,已建成一期生态廊道共约700亩左右。

  合庆生态廊道“两区两轴”的布局,营造了集景观、防护、生态功能为一体的林带,在受污染影响相对严重区域,选用抗污染针对性较强且净化效果较佳的植物,打造功能性防护林区。在受污染源影响相对较小区域,种植当地乡土植物,利用原有鱼塘及新增人行步道提升人们的参与性,打造郊野参与性防护林区。

  通讯员 王棚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扶贫攻坚·上海实践
   第A05版:扶贫攻坚·上海实践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科艺T台
   第A17版:科艺T台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申城推进1.8万亩生态廊道建设
生态廊道让市民亲近自然
安信助建上海淡季绿叶菜生产保护体系
新民晚报生态上海 A11申城推进1.8万亩生态廊道建设 2017-05-24 2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