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骑过共享单车的人有这样的遭遇:在手机APP上看到不远处有一辆单车,走到那儿却杳无踪迹,兜了很长时间才在附近找到。出现定位“漂移”的主要原因,是GPS定位精度不够高,特别是在高架下、楼宇间、树荫处,因信号遮挡,误差会很大。如果将只有指甲盖四分之一大小的北斗芯片植入共享单车,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管理者不必再担心苦苦寻觅收不回单车,骑车人也不怕按图索骥找不到预约单车。
据中国卫星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目前蓝色的小鸣单车已利用北斗技术实现精准定位;摩拜单车也全面支持北斗+GPS+格洛纳斯的三模卫星定位;ofo与北斗实施战略合作,推动北斗智能锁,实现车辆精细化管理。
与此同时,上海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及算法,让北京的15万辆小蓝单车彻底克服了城市“峡谷”定位难题。这一技术利用差分定位原理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依托遍布全国的卫星定位地基增强站,融合各类定位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全天候高可用差分播发服务,让共享单车在有高楼、大树遮挡的“城市峡谷”地带,也能被精准定位,精度范围1米左右,手机地图上的共享单车位置不再“漂移”。
如果将北斗芯片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植入电子围栏,就能在共享单车的固定停放点“画地为牢”——无需真正的物理栏杆,也不必管理员现场维持秩序,“远在天边”的北斗卫星,通过导航信号技术,可以“指挥”共享单车停放在固定区域。
冉承其说,北斗“电子栏杆”将在北京部分路口“上岗”,可有效解决共享单车的停放问题。因为只有停在电子栏杆所围区域,共享单车上的电子锁才能被锁上,不然的话,用户的手机上就会一直显示单车在使用,持续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