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聚焦/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德国乒乓球运动热火朝天
~~~德国乒乓球运动热火朝天
~~~德国乒乓球运动热火朝天
~~~德国乒乓球运动热火朝天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周有比赛 人人会打球
德国乒乓球运动热火朝天
陶邢莹
■ 孩子们手拿专业乒乓球拍,打起球来有模有样 陶邢莹 摄
  “你好,我能在这张桌子上打乒乓吗?”红双喜展台前,黑色的官方球桌非常拉风,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德国学生,几乎人人手里都拿着一块乒乓板,有的孩子直接上去同自动发球机一较高下。

  这是乒乓的节日,2000多名德国学生昨天涌入世乒赛举办地杜塞尔多夫展览馆,乒乒乓乓好不热闹。

  主场副馆观众多

  若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想象不到乒乓在德国受欢迎程度如此之高。世乒赛主场馆隔壁的球迷公园里,每张乒乓台旁都围着十来个孩子,每个人都拿着专业的乒乓拍,但打起来也都有模有样,一看就是经常打乒乓的孩子。

  一大早,主赛场看台座无虚席,而这还只是一场俄罗斯双打选手的资格赛。而在副馆举行的资格赛,看台上也早已坐满了观众,无论认不认识场上选手,他们欣赏的是比赛本身。

  红双喜展台前的官方球桌,是德国国旗的配色,令球迷爱不释手。在这里一试身手,是要排长队的。

  联赛共有12级

  “欢迎大家来参加乒乓大派对!”德国一哥波尔将世乒赛比作派对。“我家离场馆只有15分钟的路程,主场作战我信心更足。”世界排名第5的奥恰洛夫如是说。

  杜塞尔多夫已成为德国乒乓的中心,德国国家队基地就坐落于此。前上海队球员朱小勇,现为德国乒乓队U18主教练。1992年移居德国时,他看重的是这里浓郁的乒乓氛围。“德国共有12个级别的联赛,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打乒乓,无论你什么水平,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朱小勇说,“比赛分主客场制,以俱乐部为单位,周周有比赛,从州到市再到街道,每个区域都有主客场。”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至今还活跃在德国第四、第五级别的联赛中。

  已成欧洲第一强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德国的乒乓普及程度如此之高。昔日的欧洲乒乓强国瑞典和奥地利,已日渐衰落,而德国当仁不让成为了欧洲乒乓第一大国。

  女单16强选手中,只有一位是金发碧眼的姑娘,她叫索尔佳,来自德国,这次她和中国选手方博配对混双。男单16强中,除了前四号种子被中国队包揽,5号种子便是来自德国的奥恰洛夫。杜塞尔多夫的大街小巷,世乒赛的灯箱广告上,全都是他的照片,他是继波尔之后,德国乒乓最具竞争力的选手。

  朱小勇认为,奥恰洛夫和波尔是德国乒乓的天才选手,奥恰洛夫曾有一段时间给自己制定了每天训练10小时的计划。

  然而,即便德国的乒乓普及程度高、乒乓人口多,但最终选择职业道路的少之又少。在德国人看来,乒乓是一项爱好,而不是一份职业。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杜塞尔多夫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周周有比赛 人人会打球
张继科出局 众迷妹黯然
看比赛 喝啤酒
上马推出特色跑 最强最萌连轴赛
新民晚报聚焦/文体汇A12周周有比赛 人人会打球 2017-06-03 2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