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采取各种措施之后,目前还没有发生质押股权爆仓事件。但是,这引起了大家对股权质押、对企业杠杆的关注。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5月26日,沪深股市3203只个股参与股权质押,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都参与了股权质押,股权质押标的总市值达到5.45万亿元。据同花顺iFinD数据,有1377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股权质押,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2%,质押总数为2485亿股,以目前股价计算,质押股权的总市值在2.6万亿元左右。
这个数据显示,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有股东将股权质押,其中,近一半公司的控股股东将股权质押,股权质押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为什么那么多股东要将股权质押?质押融资用来干什么?这些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答案,因为这属于股东的事情,上市公司相关公告基本上不解释质押融资的用途。
有一点可以肯定,股权质押的融资都不是用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有融资渠道,而且,多数公司都不缺钱。显然,将股权质押的融资都用在股东自己,要么控股股东层面的公司(一般都是集团)缺钱,要么是股东个人的其他公司缺钱,说明这些企业都需要靠杠杆的支撑才能过日子。上市公司都是国内比较优秀的公司,这些公司股东尚且需要靠杠杆,融资规模高达万亿,那么,其他公司缺钱程度可想而知。
这个现象说明中国企业的杠杆率的确很高,上周日举行的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表示,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在全球是中等的、可控的,但是杠杆结构是不合适的,中国的居民杠杆率最低,政府的杠杆率尚可,而企业的杠杆率在全球是最高的。企业是我们生产的主力,如果企业不能从沉重的债务中解脱出来,对于提高经济效率是没有好处的。
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情况看,中国企业的杠杆率的确很高,降杠杆是有必要的。不过,吴晓灵也说:“‘去杠杆’是一个动词,不是完全去掉杠杆,杠杆不是去到零。任何一个经济活动没有杠杆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是要把杠杆率降低到合适的程度,并非没有杠杆,所以,股权质押率也许以后会降低,但不会没有,目前总体质押风险是可控的,对此,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