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功卓著的红军密码破译奇才(上)
石鼎
■ 曹祥仁
  ◆ 石鼎

  曹祥仁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密码破译专家之一,也是我军密码破译事业的开创者和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从江西中央苏区反“围剿”、红军长征,一直到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屡建功勋,却又默默无闻。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之际,特撰文讲述他在密码破译中的几个小故事,以资纪念。

  侦听能力得到彭德怀赏识

  1931年9月江西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特别是当年12月14日宁都暴动后,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起义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红军一下子增加了17000人,同时增加了8部电台和40多名电台工作人员。这一事件引起国民党军事领导机关的警惕,他们立即加强了对无线电通信的管理,并对各部无线电通信都进行加密。当时谍报科科长是刚刚来到中央苏区的曾希圣。

  当时,江西国民党军在无线电密码通信方面使用的是“展密”。红军要在既无经验和基础、又无教员与教材的条件下,破译对方的密码,确实十分困难。

  1932年5月,红一方面军总部给谍报科增设了一部侦察电台,并调来了无线电二分队的报务员胡立教和红三军团最优秀的报务员曹祥仁。

  曹祥仁是湖北省大冶县人、1930年1月正式参加红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红三军团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的学员班长,训练班结业后,任红三军团总部无线电队支部书记。在通信和侦察工作中,曹祥仁的无线电收发报技术提高很快。尤其是他的听力极为敏锐,可以通过报务员的发报手法和不同机器的声音差异,分辨出是哪个敌台和哪个报务员在值班,有时不戴耳机也能辨别无误。另外,他的记忆能力极强,在夜以继日的报务工作和侦听实践中,熟记了几千字的常用明码,听到电码便可迅速在脑海中转换为文字。在对敌台进行侦听时,可破解对方电台简单的台密和通密。不久,曹祥仁便成为红三军团公认的最优秀的报务员。当红一方面军总部到红三军团为谍报科侦察台选调侦收员时,一向很少表扬下级的彭德怀军团长说:“那个天才的小鬼,把他送去。”

  首破密电歼敌一个营

  曹祥仁来到红一方面军总部侦察台时,侦察工作正陷于停顿之际。侦察台抄下来的国民党军密码电报已累积了好几大筐,成了无法解读的“天书”,行军时用扁担挑着,越积越多,却一筹莫展。7月,曹祥仁在报务当班之余,开始参加破译研究,他与曾希圣一起,苦苦思索、猜译,但无明显进展。

  1932年8月20日,破译工作出现了突破的契机。红军攻占宜黄县城时,曾希圣从缴获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一个军官的公文包中,发现一份国民党第九路军司令孙连仲发给守城部队的电报,其中有30来个字已译出,密码名为“展密”,但没有找到密码本。以这份部分译出的电报稿为基础,曾希圣与曹祥仁一起努力猜译未译出的那部分文字。曾希圣中文底子好,曹祥仁对码子熟悉,两人密切配合。他们结合国民党军的情况,将不断侦收到的“展密”电报拿来对照研究。由于国民党军的电文内容繁杂,文体古怪,碰到疑难军中用语时,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也凑过来参加猜字,一起研究电文的格式和文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钻研,1932年10月终于将“展密”密码全本贯通。

  破译“展密”成功后,第一次完整译出的国民党军电报是一份重要的作战命令,但大家对猜译出的电文是否准确还没有把握,因此在发往前方指挥部的情报上还注明“不知确否,仅供参考”。当前方根据这份情报打了一个伏击战,消灭了敌军一个营时,总部领导都非常高兴,朱总司令激动地说:“真了不起,如虎添翼!”他摸着曹祥仁的头说:“还是你这个小孩子行!”

  70多年后,张震将军在2008年1月评价首破国民党军密码“展密”的意义时说:“密码技术的掌握,使红军的侦察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成为技侦情报工作的独特优势,在我党我军的情报工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听译并用获重要情报

  通过破译“展密”,曾希圣、曹祥仁逐步摸索到国民党军密码的编制规律和语言习惯,从而信心大增。他们日夜奋战,一鼓作气,到1932年年底,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又连续破译敌军密码共17本,将中央苏区周围国民党军使用的通用密码本全部破译。这样一来,红军对国民党军的任何行动都能做到了如指掌,为红军总部指挥作战、夺取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33年1月的枫山埠战斗就是一个范例。

  1933年1月初,红一方面军由黎川向金溪北进,途中在黄狮渡歼灭了国民党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活捉旅长周士达。1月5日,部队集结在金溪、后车、左坊营、黄狮渡一带待命。蒋介石为了报复,遂命令国民党军进攻金溪附近的左坊营、黄狮渡。由吴奇伟率第九十师、第二十七师担任主攻,周至柔指挥第十四师和第五师在琅琚一带牵制红军。1月6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得知上述情报后,立即部署兵力,派出红一、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分路迎击。

  6日午夜至7日凌晨,曹祥仁独自当班值守。按照常规,这时国民党军已下达进攻命令,我军也做了应战部署,电台应该是激战前夜的沉寂时刻。不料刚过午夜,突然发现有5个国民党军电台同时都在发出“十万火急”的呼叫。在这稍纵即逝的紧要时刻,曹祥仁高度集中精力,迅速转动频率旋钮,选台侦听。他凭借扎实的报务功底和对多种密码本的超强记忆,以及对国民党军情况的跟踪了解,通过报头和前几组电码,迅速分辨出对方使用的密码,在脑海中瞬间转化为电文汉字,并即时作出判断、处理。也就是说,曹祥仁听、译并用,一个人在五个正在同时发报的电台信号中紧张地捕捉关键的信息。

  一开始曹祥仁认为,吴奇伟既已下达进攻命令,可能不会有新情况,于是首先侦听第十四师电台。抄了10多个字后,发现电文很长,像是个宿营报告;随即转听第五师电台,电报是发往南昌的,想必与当前战事无关……最后再转到吴奇伟部电台时,从滴滴嗒嗒的无线电信号中,曹祥仁立即分辨出:“如下:(1)”三个字,他当即判断,这是吴奇伟指挥部的电台正在用密电下达新命令,敌情可能有重大变化。他毫不犹豫地盯住这个台,把后续电报抄完并迅速译出。

  虽然这份电报前面已发的90多个字没有抄到,但恰好抓住了国民党军重新部署进攻的核心内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战功卓著的红军密码破译奇才(上)
他们的上海前夜
重庆之眼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1战功卓著的红军密码破译奇才(上) 2017-08-14 2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