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二孩时代的焦虑
何小手
  何小手

  二孩时代有新的焦虑,最近这样的焦虑因为部分个案而被放大。陕西榆林产妇事件最初只是被视为个案,很多解读认为这是发生概率极低的事件,所以它被视为“社会新闻”,没有太大的纵深讨论空间。但在舆论后续的发酵过程中,除了对有关责任认定的争议,话题还衍生出新的讨论,有评论认为,在二孩放开之后,生孩子是剖还是顺,甚至变得有些微妙,它不再是个医疗技术问题,有的家庭因为缺乏准备,难免产生新的焦虑。

  这样的焦虑似乎颇具普遍性,在榆林产妇事件发生的前几天,还有值得注意的类似事件,比如有篇讲述二孩养育话题的文章讲到一个案例,因为带两个孙子压力太大,老人竟然得了中度抑郁症,两个月里暴瘦10多斤。在对此报道的讨论中,老人的遭遇让很多二孩家庭感同身受,二孩时代如何分解养育压力,这样一个问题变得棘手。很多人热衷分析养育孩子的成本和压力,解读认为,正是这样的成本和压力,让很多家庭对二孩望而生畏。

  因为问题并非局限于个案,所以对此的讨论中,大多并非将其定性为家庭内部的问题,而是认为其具有国家政策属性。“二孩政策不能只是允许生,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类似的呼吁颇具号召力,似乎也符合逻辑,毕竟在二孩政策落实之前,人们习惯了一个家庭养育一个孩子,由此带来相对低的养育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二孩政策的现实压力。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养育孩子的成本已经大幅提升。放开二孩政策后,家庭首当其冲。其实,二孩政策落实之初,对于政策的改变能否刺激人们的生育冲动就是个热门话题。如今看来,生育政策的改变确实只是第一步,要达到政策预期的目的,还需要其他辅助手段。

  批评者目前对于具体配套政策的讨论主要提及两点,即津贴和假期。尤其是假期,“全面二孩”政策落地至今,全国有25个省份陆续将产假延长到128天至158天,广东、甘肃、黑龙江、海南及河南产假接近半年。但是这样的变化目前存在争议,产假延长意味着有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养育婴儿,而对于企业而言,这样的政策变化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产假延长会不会加重男女就业不平等及职场歧视?在各地陆续出台新的产假政策后,起码舆论的反应并非一边倒地盲目乐观。

  被提及最多的国外经验,是通过财政途径来补贴产妇薪资,这或许是接下来完善产假政策的一个方向。二孩时代伴随着新的焦虑,从对放开二孩政策的期待,到如今对养育压力的担忧,舆论的这般变化生动地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一项重大政策的演变并非简单的开闸或关闸,它必然会引发新的责任和社会分工,就此而言,二孩政策目前还只是一个雏形,今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72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把巡视利剑磨砺得更有锋芒
“靓姐”
多一些能在人心中发芽的电视剧
乐见故宫多晒珍宝
抑制片酬
二孩时代的焦虑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二孩时代的焦虑 2017-09-11 2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