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月三分,二分秋半
玉玲珑
  玉玲珑

  明月,历来为世人仰慕,古人咏月的句子很多。本是天上亘古不变的一轮明月,由于心境的不同,时空的交错,情景的变换有时难免也会生出厚此薄彼的情绪来,所以杜甫才会有这样的执念,月是故乡明,由此古人才会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说法,扬州历来就是繁盛昌隆之地,不但有二十四桥明月夜,还有玉人楼上教吹箫。

  一年当中,具体到四时,则春月朦胧,夏月皎洁,冬月凛冽,秋月则最为温婉动人也最为深情,李白就有“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诗句。纵观古人写月的诗词,秋月占据了半壁江山,比如这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又比如“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还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当然我对这句“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也相当地钟爱,但总体来说还是秋月最惹人相思,中国的十大古典名曲中就有一曲叫做汉宫秋月,曲调相当的缠绵悱恻。

  秋月当中又以秋分时日的明月最为动人,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现在的中秋节也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最初“祭月节”就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秋分之日不一定都有圆月,所以后来才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各地昼夜等长平分秋色,这也是秋分的由来,此际凉风习习,是一年之中最美好宜人的时节,因此古时也把秋分作为踏秋的正式开始。

  此时近中秋,正值花好月圆,桂花开了,可赏月也可赏秋,此时是你所能想到的一年之中最为纯净的秋天了,真真是秋水伊人,碧云长天。秋分是秋天的正中,相较而言,白露则淡,寒露则悲,而秋分正当妙时,宛如宋玉笔下的东邻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真真妙人也。此时的月,也最为明媚动人。

  清人张潮在他的《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以观月来喻读书颇为奇巧别致,说起观月则有两处最佳,若是爱那皓月清波的,最好近水,比如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天上一轮皓月,水中一轮明月,上下争辉。或是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在山间,趁着这松风拂面,天青气净,山之高,则月出小,月之小,则何皎皎。还有一个去处,若是在庭院中,不妨坐在一棵桂花树下,桂华与月色相皎洁,也是颇有意趣。

  赏月,踏秋,正当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国庆 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5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6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07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08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郊野大地
   第A09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郊野大地
   第A10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连载
   第A15版:阅读
   第A16版:家装专版
外婆的中秋
篆刻
海洋运输中的较量
文化杂咏·鸳鸯
蜜汁藕片
后花园崇明
明月三分,二分秋半
新民晚报夜光杯A12明月三分,二分秋半 2017-10-04 2 2017年10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