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卫星上天幸福落地
王妙瑞
  王妙瑞

  傍晚散步,抬头望夜空,看到一小亮点在缓慢移动,可能是卫星吧。50年前,看夜空可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天上没有中国卫星。当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升空500多公里远的宇宙遨游时,从此我们看夜空的意识不一样了。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牢,当年我刚好入伍一年出头,连队驻在重庆邮电学院帮助大学生军训,1970年4月24日夜,全连集合席地而坐,聆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大家仰望星空,期待卫星的飞过。

  那年,我才18岁。卫星伴随着我从青春走向老年。我们这一代人最早见证了中国走向太空时代的起点,又见证了从一颗卫星到十颗卫星再到百颗卫星,交织成一个星光灿烂的中国卫星网。

  10年前,我曾参观过两个展览会,深感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速度之快。一个是在北京天文馆观看“东方红一号”卫星的1:1模型,一个直径大约1米、近似球形的卫星,播放乐曲的装置是上海科学仪器厂研制的;一个是在上海科技馆看神舟飞船5号返回舱的展出,偌大的铁家伙,总重量达7840公斤。如今,我们国家的卫星在太空布网的效率越来越高,卫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近5年来,更是以举国之力办大事走科技强国之路,才有了5年间长征运载火箭共完成86次发射任务,超过前10年航天发射次数总和,将140颗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的丰硕成果。

  为了观看火箭发射的壮观场景,前几年我换了一台65英寸的大电视。每逢卫星升空,我把音量开到最大,家里客厅仿佛成了发射平台震耳欲聋,享受一种模拟的现场感。第二天楼上邻居见到我就说,你家昨天夜里的电视机声音太大了。我说不好意思,在看发射卫星。邻居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火箭声音是大的,越大越好。

  卫星不是天天放,但一年中平均每月一次有余也够意思了。当今世界有哪一个国家一年里放这么多卫星的?这真是科技兴、国家兴,科技强、国家强。

  当下,我们的国家是强起来了,大家的幸福感满满。我的直觉是现在的很多幸福都与卫星上天分不开。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还有什么车联网、物联网等等。其实最根本的是,中国进入了兴旺发达的卫星时代。北斗导航卫星取代GPS卫星导航,中国人走中国路准确无误,还能走“一带一路”,通往全世界。中国领先的量子通信卫星开通,从此放心通话吧。光纤进入千家万户,电脑速度快了容量大了。7亿中国人用手机,世界最大的网购市场在中国,省钱方便谁不羡慕?移动支付延伸到各行各业包括小菜场。我从央视新闻中看到大西北牧民放牧用智能手机操作互联网,坐在家里就能看到羊群的动态。甘肃的老战友原本陪同老父亲来上海就诊治病。现在发来微信说,当地医院与上海大医院联系好了,准备远程诊治,指导手术。

  说起卫星上天、幸福落地,真是三天三夜说不完。中国的卫星故事长着呢。再过几个月,太空中又将多出几颗卫星啦,而且都与民生密切相关,等着幸福来敲门吧。

  十日谈

  百姓新曲

  责编:刘芳、史佳林

  区里引进了大批佳作,戏迷们在家门口的“大世界”就能饱眼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金山教育
   第A2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替爸爸读报
你可以哭一会儿
天凉好个秋
温暖家园(中国画)
宁夏行四首
悉尼医院里的中国花园
卫星上天幸福落地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卫星上天幸福落地 2017-11-01 2 2017年11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