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融入蓝天的英魂
挂钟指向晚上7点,白丽丽坐在餐桌旁翻手机,1米外的厨房里,丈夫李吉宽在活泼泼的水龙头边一边洗碗一边哼着歌,老实说他唱得真不怎么样,也听不明白是唱什么,就那么哼吟着,自娱自乐,在家里,这是他唯一能帮上她忙的地方。这是他们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他时常中断他的哼唱回答她一些话语,社会新闻、单位见闻什么的。
今天,当墙上挂钟的指针一成不变地指向老时间时,这个家里静得只听得到挂钟嗒嗒走动的声音。
自从战友兼好友余锦旺在执行任务时牺牲后,他们晚饭后的这段轻松时光就消失了。他回避看她,她的目光却从他进门开始就再不离开他。
李吉宽整整守了两天灵,一进门倒头就睡。他醒来时看到她红肿的眼睛,他什么也没有说。他知道,她需要的不是安慰。
连续几天,他早出晚归地忙碌,作为好友要安慰亲属,作为部队领导要处理一些善后事宜,还要调查事故原因,偶尔回家,两人也很少说话,但他能感觉到她久久粘在他身上的眼光。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亲密战友余锦旺的音容笑貌,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忍着晚年丧子的悲痛却大义凛然地说:“我儿子这样牺牲,很光荣!”的情景,以及锦旺的妻子痛不欲生的情景,交替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挥之不去。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活里没有了轻松的气氛。
两个月过去了,今天,他们面对面坐下来。他们彼此都明白,需要好好谈一谈。
一个月前,李吉宽的老岳父突然来了,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做父亲的他对女儿说:“跟吉宽商量一下,转业吧,别干了。这个风险太大了。咱们已经为部队作了不少贡献了,现在离开,对得起自己的。”
父亲没有多留,也拒绝她送,一个人步子沉沉地走了。她目送着老父亲的身影,突然发现,父亲已经很老了。
几年前,兄弟试飞部队的一位战友发生试飞事故,在送殡的那天,承受不了剧烈的刺激,烈士的父亲也轰然倒下,就倒在儿子的灵柩旁边。
但作为妻子,她知道他的追求。
果然,不等她开口,李吉宽就说话了。
李吉宽紧锁着眉头,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双眼凝视着前方,像是在看,又像是什么也没有看,时间仿佛静止了。数秒之后他才缓缓地将烟雾吐出,眼睛微微眯起,嘴唇轻动,慢慢地说:李吉宽只说了一句话:
“飞,还是要飞的。工作总得有人干,只要干这个事,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伤亡,总会有。”
她把手伸过去,隔着餐桌,握到了丈夫放在桌面上的手。
我知道。她轻轻地说,我明白。
你放心忙你的,家里有我。
每个人都有离开人世的时候,只不过离开的意义不一样。
刘刚牺牲后,付国祥代表家属去看的现场。飞机坠毁砸出十几米深的大坑,四下散落着飞机爆炸的残骸。这情形太震撼了。
山风悲呼,草木动容。一位挚爱试飞事业的蓝天骄子,用生命书写着无限忠诚。
“刚子,我们会完成你未了的任务,你将永远和我们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付国祥和战友们擦干眼泪,全身心地投入到事故技术分析。他们明白,刚子走了,祖国的试飞事业还得继续,他们必须接过战友的接力棒。
调阅同类特情数据、组织工厂技术研究、精心作好飞行准备,付国祥和战友暗自加劲。
这是一个复飞的日子。付国祥、王惠林、林学本四人默默来到机场,他们要完成牺牲战友未了的调整试飞任务,用实际行动告慰蓝天英魂。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付国祥率先驾驭战鹰飞向万米高空。16000米、17000米、18000米,飞机还在爬升……
“18000米,飞机各系统正常,发动机正常!”当付国祥通过无线电报告塔台时,全场一片沸腾。当12架歼-8飞机圆满完成调整试飞后,付国祥和战友打开机舱盖,向蔚蓝的天空投去最深情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