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红色篇章
巨大的浮雕上,镌刻着13位中共一大代表和2位共产国际代表的头像,让人们回到了96年前的难忘岁月,翻开了激荡人心的红色篇章。主持人秦畅充满激情地朗诵道:“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首先亮相的是由袁林饰演的李大钊。他蓄着胡子、戴着眼镜、身穿长袍,重现了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天安门前向广场上的学生们发表演说——《庶民的胜利》时的场景。马红雯、李欣、张早朗诵的是陈独秀的作品《劳动者的觉悟》。
陈独秀的扮演者是王涛,他朗诵的是李大钊为欢迎陈独秀出狱而特意写的诗《欢迎陈独秀出狱》,从中,人们不仅看到了两位志同道合挚友的革命情谊,还了解到了他们正精心谋划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由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讲述历史故事
在上海石库门建筑前,主持人深情地讲述道:“1920年前后的上海星光灿烂,一群最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聚集到了上海。而《共产党宣言》的第一本中文全译本也就在这期间诞生在上海。”
接着,一大会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杨宇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1919年底,刚从日本留学回国不久的陈望道,接到上海《星期评论》编辑部邀他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任务。他立即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开始了秘密翻译工作。1920年一个冬夜,在一间柴屋内,由晨光饰演的陈望道在奋笔疾书,全然忘记了母亲在对他说什么,只是喃喃自语:“一个灵魂,共产主义的灵魂……”他把母亲递给他的粽子竟然沾上墨汁,吃得满嘴漆黑,一部经典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全本终于问世。“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是甜的。”杨宇动情地讲解道。这本最早《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全本上,盖有一方图章,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这又牵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一大批党的重要文件、档案,包括《共产党宣言》,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得到保存。
入耳入脑入心
这堂情景党课的重头戏出现在一个会议室内,这里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党的产房”。96年前,就在这间屋子里,十几名年轻人聚于桌旁,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由主持人郭易峰扮演的毛泽东,朗诵了毛泽东当年的作品《民众的大联合》“……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
《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由解放日报社、东方广播中心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主办。它以实景表演和配乐朗诵,引领观众一同追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启的伟大征程,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参加情景朗诵的有秦畅、欧楠、张早、白瑞、晨光、任重、李欣等10多位主持人和播音员。
据悉,《忠诚与信仰》驻场情景党课将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下去,还将以微广播剧连播等形式传播,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参加今天上午首场情景党课的有上海宣传系统、武警部队、街道社区的部分党员代表。他们纷纷表示,用实景与朗诵相结合的方式讲述党的历史,这样的党课入耳入脑入心。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