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书局·概念店”设在只有30平方米的临时建筑内,自然光透过顶部的玻璃洒向整个空间,四面的墙被原木色的书架包围着,很有些“家”的意味,按地域、时代排列的书籍分为:给孩子们的故事(童书类),简单丰盛美好(生活类),上海摩登(有关上海的一切),创造自然(科普类书籍),我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书籍),画的秘密(艺术类)六大类。书店的中心位置上,6个扇形展示柜组成一个环形展示柜,定期推出富有作家个人风格和气质的小型展览,正在展出的是金宇澄以“手”为主题的插画。店内深灰色的背景墙上,有一个特别设计的logo,像一只知识之鸟栖息于此。
驻店作家坐在书店一角的沙发椅上,等待着读者的到来。李欧梵很希望能与几位读者坐下来喝杯咖啡,悠闲地聊聊天,可显然,昨天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了,因为书店外,热情的读者排起了长队,绕了书店好几圈。“我尽量满足大家要求,因为来到这里的,都是喜欢看书的人。”
每位作家店长都要带一份礼物或书房雅玩与到场的读者分享,李欧梵得知这一要求时,已是前天晚上。他环顾四周,只有书,“我的书都是我花许多时间挑来的,带哪一本也舍不得。我太太说带张唱片吧。”于是,音乐迷李欧梵带来了一张马勒的黑胶唱片。
作为店长,向读者荐书本是分内之事,可李欧梵却觉得这事很难办,他想了想后说:“对年轻人来说,我觉得鲁迅的书非常值得看。鲁迅的《呐喊自序》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研读,他还有散文诗《野草集》。”李欧梵每次上课教书时都会教鲁迅的文章,“大家不要忘记鲁迅,不要误解鲁迅,我一直希望还原鲁迅。”他的《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一书,主要研究的就是鲁迅的现代性。
李欧梵说:“我很喜欢像巴黎莎士比亚书店那样的小书店,希望上海能多开这样的书店。” 本报记者 徐翌晟